【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具体为一种塑料模具加工用注塑机取模机构及取模方法。
技术介绍
1、注塑模具是在注塑成型工艺中使用的一种工具,用于将熔融状态的塑料材料注入模具腔体,经过冷却硬化后形成所需的塑料制品,注塑模具通常由两个或多个部分组成,被设计成可以分开以便脱模。
2、申请号为cn201921717807.1的专利属于注塑模具
,尤其为一种易于散热的注塑模具,包括顶板、底板、下模具和上模具,还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的顶面安装有两个相对分布的侧板,该注塑模具通过底板安装在所述底座顶面且处在两个侧板内侧;在两个所述侧板的对立面上分别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上模具的两侧面分别安装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在所述上模具内开设有与进液管和出液管均连通的冷却流道;该专利的注塑模具,通过设置的散热风扇和冷却流道,可同时从外部和内部对模具进行冷却降温,冷却效率高、以及塑件成型效率高;上模具和下模具合模之后,通过手动辅助稳定组件进行进一步稳定,避免模具在注塑过程中抖动,提高稳定性,提高塑件品质,但此装置在进行成型塑料取件时需要工人手动或者机械手取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模具加工用注塑机取模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出料机构、通气机构(7)、防堵机构(8)和喷涂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模具加工用注塑机取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4)的输出端与上模(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上模(6)的底部与下模(5)的顶部相互接触,所述下模(5)的内壁与导柱(2)的表面相互接触,所述滚轮(63)的表面与压杆(61)的表面相互接触,所述移动杆(62)远离滚轮(63)的一端与斜块(65)远离移动板(64)的一侧相互接触,所述顶板(66)的表面与下模(5)的内壁相互接触。
3.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模具加工用注塑机取模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出料机构、通气机构(7)、防堵机构(8)和喷涂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模具加工用注塑机取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4)的输出端与上模(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上模(6)的底部与下模(5)的顶部相互接触,所述下模(5)的内壁与导柱(2)的表面相互接触,所述滚轮(63)的表面与压杆(61)的表面相互接触,所述移动杆(62)远离滚轮(63)的一端与斜块(65)远离移动板(64)的一侧相互接触,所述顶板(66)的表面与下模(5)的内壁相互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模具加工用注塑机取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机构(7)包括有滑杆(71)、下卡盘(72)、上卡盘(73)和气孔(74),所述滑杆(71)滑动连接在上模(6)的内壁,所述下卡盘(72)固定连接在滑杆(71)的底端,所述上卡盘(73)固定连接在滑杆(71)的顶端,所述气孔(74)开设在下模(5)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料模具加工用注塑机取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机构(7)还包括有螺旋杆(741)、转盘(742)、弧形块(743)、敲击杆(744)和限位盘(745),所述螺旋杆(741)活动连接在滑杆(71)的内壁,所述转盘(742)固定连接在螺旋杆(741)的顶端,所述弧形块(743)固定连接在转盘(742)的底部,所述敲击杆(744)滑动连接在上模(6)的内壁,所述限位盘(745)固定连接在敲击杆(744)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塑料模具加工用注塑机取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盘(72)的表面与下模(5)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上卡盘(73)的表面与上模(6)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螺旋杆(741)的表面与上模(6)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弧形块(743)的下表面与敲击杆(744)的顶端相互接触,所述限位盘(745)的底部通过弹簧与上模(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闵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福满堂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