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改性混合,尤其涉及一种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装置及工艺。
技术介绍
1、重晶石粉可以通过包覆法改性,是把重晶石粉装在混合机中,边搅拌边加入改性剂,通过充分搅拌混合后,就可以让改性剂包覆在重晶石粉表面,完成改性工作。
2、现有的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主要以搅拌为主,在搅拌完毕后人工通过持续搅拌排料,并对搅拌桶内部杂质进行剔除,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搅拌杆针对原料搅拌的效果极佳,但在用于搅拌桶内部以及排料时往往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导致现有的搅拌装置存在内部杂质堆积以及排料不畅的情况。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装置及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装置及工艺,以解决当前搅拌装置存在内部杂质堆积导致排料不畅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装置,包括,
3、外壳机构,包括设备外壳、设置在设备外壳外的出料管、顶盖、控制阀和下料管,其中,顶盖位于设备外壳的上方,所述控制阀位于出料管内,所述出料管与下料管连接;以及,
4、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器、设置在驱动器上方的驱动轴、排料组件和传动组件,其中,排料组件位于驱动轴的上方,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排料组件的上方;以及,
5、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桶、位于搅拌桶内的支架组件、清杂组件、调节组件和搅拌组件,其中,清杂组件设置在搅拌桶内,
6、优选地,所述设备外壳的上方与顶盖的下方相互卡接,所述设备外壳外与出料管固定连接,所述出料管的一端与控制阀相连通,所述控制阀设置在设备外壳外,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与下料管的底端相连通,所述下料管位于设备外壳内。
7、优选地,所述驱动器上方的输出端与驱动轴的底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轴外套接有第一轴承,所述驱动轴的顶端穿过第一轴承与排料组件的下方紧密焊接,所述排料组件的上方与传动组件的底端固定连接;
8、所述驱动器固定连接在设备外壳的下方,所述第一轴承卡接在出料管外,所述排料组件和传动组件均位于下料管内。
9、优选地,所述排料组件包括滑套,所述滑套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外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滑杆下方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两个限位块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开设在滑套内的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开设在滑套内;
10、所述滑套的下方与驱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套接在驱动轴外,所述螺旋叶片卡接在下料管内。
11、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对接块,所述传动杆外开设有若干个导向槽,所述传动杆外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外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导向块,若干个导向块分别卡接在若干个导向槽内,若干个对接块的一侧均为弧面,所述传动杆滑动连接在丝杆内,所述传动杆的底端与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位于丝杆内,所述弹簧的底端与丝杆内壁的底端固定连接;
12、所述丝杆的底端与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13、优选地,所述搅拌桶的内壁与支架组件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组件的下方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卡接有若干个摩擦块,所述转轴外固定连接有清杂组件,所述转轴的底端与调节组件的上方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组件的外壁与若干个搅拌组件连接;
14、所述搅拌桶的下方与下料管的顶端相连通,所述搅拌桶通过杆体与设备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丝杆和传动杆均卡接在调节组件内。
15、优选地,所述支架组件包括辅助支架,所述辅助支架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辅助支架与同一个第二轴承固定连接;
16、所述辅助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搅拌桶的内壁,所述转轴套接在第二轴承内,所述第二轴承的下方与若干个摩擦块的上方固定连接。
17、优选地,所述清杂组件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外与若干个连接杆对应的一端固定连接,若干个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同一个安装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环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清杂板,所述清杂板的一侧为斜面,所述清杂板的另一侧与物料推板固定连接,所述物料推板的一侧为弧形斜面;
18、所述安装环固定连接在转轴外,所述安装环的外壁与搅拌桶的内壁搭接,所述清杂板和物料推板的另一侧均与搅拌桶的内壁搭接。
19、优选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搅拌块,所述搅拌块内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壁的上方开设有对接槽,所述移动槽的内壁开设有螺纹槽;
20、所述传动杆滑动连接在移动槽内,所述丝杆通过螺纹槽螺纹连接在搅拌块内,所述对接块卡接在对接槽内,所述对接块和对接槽的形状相适配。
21、优选地,所述搅拌组件包括两个连接套,两个连接套内套接有同一个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外套接两个卷簧,且两个卷簧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套和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外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另一端与受力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受力板通过加强筋与搅拌杆固定连接,所述受力板和加强筋均采用倾斜设置;
22、所述搅拌杆贴合在搅拌块外,两个连接轴均卡接在搅拌块外。
23、一种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24、s1:需开启顶盖,将所需搅拌混合的物料注入搅拌桶内,此时启动驱动器正向运行,从而对物料进行搅拌混合后,反向启动驱动器,从而对物料进行排放;
25、s2:当驱动器正向运行时使得驱动器带动驱动轴顺时针旋转时,驱动轴则会通过滑套带动滑杆旋转,且滑杆在转动的同时,丝杆也将同步转动,使得丝杆沿着搅拌块内部螺纹槽逐渐上移,当丝杆移动至螺纹槽内部极限位置时,对接块则会完全卡接在对接槽内,从而完成搅拌块和丝杆的装配,当搅拌组件随着驱动轴的运行而顺时针旋转时,受力板则会与搅拌桶内的物料接触并受到挤压,此时受力板则会推动搅拌杆和连接轴翻转至与搅拌块垂直的状态,此时随着搅拌块的持续旋转即可通过搅拌杆对物料进行混合,同时,通过转轴带动固定块、连接杆以及清杂板和物料推板旋转,由于清杂板在顺时针旋转时,物料推板的弧形斜面会与物料接触,从而对搅拌桶内部外侧的物料向中间推送,使得搅拌桶内四周的物料可以与中间的物料均匀混合;
26、s3:在对物料搅拌完毕后,则需要反向运行驱动器,使得驱动器带动驱动轴逆时针旋转,此时,丝杆则会在螺纹槽内旋转的同时下移,且当丝杆移动至移动槽内螺纹槽的极限位置时,螺旋叶片和滑杆则会复位至下料管内,此时,丝杆则会通过螺纹槽再次带动搅拌块旋转,使得搅拌块逆时针转动的,由于受力板的斜面以及卷簧的弹力,在搅拌杆和连接轴转出时,卷簧受到拉伸发生形变,而在转动停止后,失去了离心力对搅拌杆和连接轴的影响,此时卷簧恢复形变的同时带动连接轴和搅拌杆同时回转,使得物料将会将搅拌杆推送复位,且逆时针旋转的情况下,清杂板会对搅拌桶的内壁进行清理,从而将粘附在搅拌桶内壁的物料刮下,使得物料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在搅拌桶内下方,此时,物料则会堆积在下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外壳(101)的上方与顶盖(102)的下方相互卡接,所述设备外壳(101)外与出料管(103)固定连接,所述出料管(103)的一端与控制阀(104)相连通,所述控制阀(104)设置在设备外壳(101)外,所述出料管(103)的另一端与下料管(105)的底端相连通,所述下料管(105)位于设备外壳(101)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201)上方的输出端与驱动轴(202)的底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轴(202)外套接有第一轴承(203),所述驱动轴(202)的顶端穿过第一轴承(203)与排料组件(204)的下方紧密焊接,所述排料组件(204)的上方与传动组件(205)的底端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组件(204)包括滑套(204-1),所述滑套(204-1)内滑动连接有滑杆(204-2),所述滑杆(204-2)外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205)包括传动杆(205-1),所述传动杆(205-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对接块(205-2),所述传动杆(205-1)外开设有若干个导向槽(205-3),所述传动杆(205-1)外套接有套筒(205-4),所述套筒(205-4)外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导向块(205-5),若干个导向块(205-5)分别卡接在若干个导向槽(205-3)内,若干个对接块(205-2)的一侧均为弧面,所述传动杆(205-1)滑动连接在丝杆(205-6)内,所述传动杆(205-1)的底端与弹簧(205-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205-7)位于丝杆(205-6)内,所述弹簧(205-7)的底端与丝杆(205-6)内壁的底端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301)的内壁与支架组件(302)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组件(302)的下方套接有转轴(304),所述转轴(304)外卡接有若干个摩擦块(305),所述转轴(304)外固定连接有清杂组件(303),所述转轴(304)的底端与调节组件(306)的上方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组件(306)的外壁与若干个搅拌组件(307)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302)包括辅助支架(302-1),所述辅助支架(302-1)的数量为若干个,且若干个辅助支架(302-1)与同一个第二轴承(302-2)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杂组件(303)包括固定块(303-1),所述固定块(303-1)外与若干个连接杆(303-2)对应的一端固定连接,若干个连接杆(303-2)的另一端与同一个安装环(303-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环(303-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清杂板(303-4),所述清杂板(303-4)的一侧为斜面,所述清杂板(303-4)的另一侧与物料推板(303-5)固定连接,所述物料推板(303-5)的一侧为弧形斜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06)包括搅拌块(306-1),所述搅拌块(306-1)内开设有移动槽(306-2),所述移动槽(306-2)内壁的上方开设有对接槽(306-3),所述移动槽(306-2)的内壁开设有螺纹槽(306-4);
10.一种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工艺,应用于权利要求1-9任意一条所述的一种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外壳(101)的上方与顶盖(102)的下方相互卡接,所述设备外壳(101)外与出料管(103)固定连接,所述出料管(103)的一端与控制阀(104)相连通,所述控制阀(104)设置在设备外壳(101)外,所述出料管(103)的另一端与下料管(105)的底端相连通,所述下料管(105)位于设备外壳(101)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201)上方的输出端与驱动轴(202)的底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轴(202)外套接有第一轴承(203),所述驱动轴(202)的顶端穿过第一轴承(203)与排料组件(204)的下方紧密焊接,所述排料组件(204)的上方与传动组件(205)的底端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组件(204)包括滑套(204-1),所述滑套(204-1)内滑动连接有滑杆(204-2),所述滑杆(204-2)外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204-3),所述滑杆(204-2)下方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04-5),且两个限位块(204-5)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开设在滑套(204-1)内的限位槽(204-4)内,所述限位槽(204-4)开设在滑套(204-1)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205)包括传动杆(205-1),所述传动杆(205-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对接块(205-2),所述传动杆(205-1)外开设有若干个导向槽(205-3),所述传动杆(205-1)外套接有套筒(205-4),所述套筒(205-4)外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导向块(205-5),若干个导向块(205-5)分别卡接在若干个导向槽(205-3)内,若干个对接块(205-2)的一侧均为弧面,所述传动杆(205-1)滑动连接在丝杆(205-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垚瑶,刘兆康,陈杰威,胡峻,谢彧,殷夕宽,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海沃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