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改性混合,尤其涉及一种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装置及工艺。
技术介绍
1、重晶石粉可以通过包覆法改性,是把重晶石粉装在混合机中,边搅拌边加入改性剂,通过充分搅拌混合后,就可以让改性剂包覆在重晶石粉表面,完成改性工作。
2、现有的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主要以搅拌为主,在搅拌完毕后人工通过持续搅拌排料,并对搅拌桶内部杂质进行剔除,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搅拌杆针对原料搅拌的效果极佳,但在用于搅拌桶内部以及排料时往往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导致现有的搅拌装置存在内部杂质堆积以及排料不畅的情况。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装置及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装置及工艺,以解决当前搅拌装置存在内部杂质堆积导致排料不畅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装置,包括,
3、外壳机构,包括设备外壳、设置在设备外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外壳(101)的上方与顶盖(102)的下方相互卡接,所述设备外壳(101)外与出料管(103)固定连接,所述出料管(103)的一端与控制阀(104)相连通,所述控制阀(104)设置在设备外壳(101)外,所述出料管(103)的另一端与下料管(105)的底端相连通,所述下料管(105)位于设备外壳(101)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201)上方的输出端与驱动轴(2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外壳(101)的上方与顶盖(102)的下方相互卡接,所述设备外壳(101)外与出料管(103)固定连接,所述出料管(103)的一端与控制阀(104)相连通,所述控制阀(104)设置在设备外壳(101)外,所述出料管(103)的另一端与下料管(105)的底端相连通,所述下料管(105)位于设备外壳(101)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201)上方的输出端与驱动轴(202)的底端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轴(202)外套接有第一轴承(203),所述驱动轴(202)的顶端穿过第一轴承(203)与排料组件(204)的下方紧密焊接,所述排料组件(204)的上方与传动组件(205)的底端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组件(204)包括滑套(204-1),所述滑套(204-1)内滑动连接有滑杆(204-2),所述滑杆(204-2)外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204-3),所述滑杆(204-2)下方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04-5),且两个限位块(204-5)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开设在滑套(204-1)内的限位槽(204-4)内,所述限位槽(204-4)开设在滑套(204-1)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重晶石粉混合改性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205)包括传动杆(205-1),所述传动杆(205-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对接块(205-2),所述传动杆(205-1)外开设有若干个导向槽(205-3),所述传动杆(205-1)外套接有套筒(205-4),所述套筒(205-4)外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导向块(205-5),若干个导向块(205-5)分别卡接在若干个导向槽(205-3)内,若干个对接块(205-2)的一侧均为弧面,所述传动杆(205-1)滑动连接在丝杆(205-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垚瑶,刘兆康,陈杰威,胡峻,谢彧,殷夕宽,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海沃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