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制造后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952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1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制造后清洗装置,包括水槽和后座,所述水槽的内侧底部设有斜坡,且水槽的末端设置有后座,所述后座的内壁开设有升降槽,且后座的顶部中心安装有把手座,所述把手座的顶端内安装有第一旋转轴,且第一旋转轴的外部安装有把手,夹持装置通过固定块与升降座固定连接,当转动把手时,夹持装置会随着升降座在升降槽内进行升降,通过液压杆使其顶端连接的移动块进行移动,移动块侧边连接的第二连接杆会带动夹持块进行夹持,将模具放在夹持装置中心,夹持块将其紧固,这样在清洗模具时不会让溶剂污染员工的衣物,向上旋转把手使夹持装置向下没入水槽中,冲洗出的杂质会沿着斜坡向低端移动方便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清洁,具体为一种模具制造后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1、模具即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在使用后容易黏附一定杂质,尤其是带有孔洞的模具,此时更需要对模具进行清洗维护。

2、市场上的模具清洗往往都是用水流或有机溶剂进行冲洗,此时对模具的姿态固定往往会用手进行把持,有机溶剂或者水流会顺势黏附在清洁人员的手或衣物上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模具制造后清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制造后清洗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模具清洗往往都是用水流或有机溶剂进行冲洗,此时对模具的姿态固定往往会用手进行把持,有机溶剂或者水流会顺势黏附在清洁人员的手或衣物上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制造后清洗装置,包括水槽和后座,所述水槽的内侧底部设有斜坡,且水槽的末端设置有后座,所述后座的内壁开设有升降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制造后清洗装置,包括水槽(1)和后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1)的内侧底部设有斜坡(2),且水槽(1)的末端设置有后座(3),所述后座(3)的内壁开设有升降槽(4),且后座(3)的顶部中心安装有把手座(5),所述把手座(5)的顶端内安装有第一旋转轴(6),且第一旋转轴(6)的外部安装有把手(7),所述把手(7)的顶端安装有第一连接座(8),且第一连接座(8)的内侧安装有第二旋转轴(9),所述第二旋转轴(9)的外部安装有升降块(10),且升降块(10)的底端安装有第三旋转轴(11),所述第三旋转轴(11)的外侧连接安装有第二连接座(12),且第二连接座(12)下方连接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制造后清洗装置,包括水槽(1)和后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1)的内侧底部设有斜坡(2),且水槽(1)的末端设置有后座(3),所述后座(3)的内壁开设有升降槽(4),且后座(3)的顶部中心安装有把手座(5),所述把手座(5)的顶端内安装有第一旋转轴(6),且第一旋转轴(6)的外部安装有把手(7),所述把手(7)的顶端安装有第一连接座(8),且第一连接座(8)的内侧安装有第二旋转轴(9),所述第二旋转轴(9)的外部安装有升降块(10),且升降块(10)的底端安装有第三旋转轴(11),所述第三旋转轴(11)的外侧连接安装有第二连接座(12),且第二连接座(12)下方连接升降座(13),所述升降座(13)的前侧连接有固定块(14),且固定块(14)的中心安装有液压杆(15),所述固定块(14)的侧边安装有第一连接轴(16),且第一连接轴(16)的外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7),所述第一连接杆(17)的末端内安装有第二连接轴(18),且第二连接轴(18)连接夹持块(19),所述夹持块(19)的上端中心安装有第三连接轴(20),且第三连接轴(20)外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1),所述第二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发斌周玲玲周超超徐东李成文
申请(专利权)人:英德市友鹏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