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车床带卧式加工中心形式的组合型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9420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19
本申请提供一种立式车床带卧式加工中心形式的组合型机床,涉及车床加工技术领域。一种立式车床带卧式加工中心形式的组合型机床包含机床外壳,所述机床外壳内置用于承载加工设备的机床底座,加工设备由从左至右依次独立并横向滑动于所述机床底座上的左立式车床加工单元、卧式车床加工单元和右立式车床加工单元构成,其中所述机床底座一侧固接有排污座,所述排污座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用于固定待加工零件的左立车卡盘夹具、卧车卡盘夹具和右立车卡盘夹具,分别对应所述左立式车床加工单元、所述卧式车床加工单元和所述右立式车床加工单元,利用从左至右立式、卧式、立式的加工布局,降低成本,布局合理,可实现整机同时加工或者分机加工的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床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立式车床带卧式加工中心形式的组合型机床


技术介绍

1、对于有些形状异形的零件,在不同空间方向上有需要车削和铣削加工的表面、外圆和钻孔等特征,这种零件在单台加工中心或车床上无法完成全部工序的加工,需要配置其他机床进行分序加工,往往多台机床才能完成一个零件的整个加工工序。

2、另外这种特征类型的零件还可使用一种车铣复合加工机床,配合上零件专用夹具实现此类零件在单个工序内可完成所有的加工。

3、但是上述两种方法中,分序加工的方法由于配置的机床数量多导致占地面积大,且人员需要搬运和装卸工件,这些额外的工作时间直接影响加工效率,增大了工人师傅们的劳动强度;而车铣复合机床加工的方式解决了面积、效率和劳动强度的问题,但机床本身的造价昂贵,对机床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也较高,这种方法也存在着成本高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立式车床带卧式加工中心形式的组合型机床,包含机床外壳,所述机床外壳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车床带卧式加工中心形式的组合型机床,包含机床外壳(1),所述机床外壳(1)外侧设置有操控箱(11),所述机床外壳(1)内置用于提供车削、铣削液的液压站(12),以及用于承载加工设备的机床底座(14),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车床带卧式加工中心形式的组合型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外壳(1)上对称设置有侧移门(13),所述侧移门(13)的横向覆盖范围不小于所述排污座(5)的横向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车床带卧式加工中心形式的组合型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底座(14)上从左至右依次同向设置有左位移组件(141)、中位移组件(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车床带卧式加工中心形式的组合型机床,包含机床外壳(1),所述机床外壳(1)外侧设置有操控箱(11),所述机床外壳(1)内置用于提供车削、铣削液的液压站(12),以及用于承载加工设备的机床底座(14),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车床带卧式加工中心形式的组合型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外壳(1)上对称设置有侧移门(13),所述侧移门(13)的横向覆盖范围不小于所述排污座(5)的横向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车床带卧式加工中心形式的组合型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底座(14)上从左至右依次同向设置有左位移组件(141)、中位移组件(142)和右位移组件(143),所述左位移组件(141)、所述中位移组件(142)和所述右位移组件(143)分别与所述左立式车床加工单元(2)、所述卧式车床加工单元(3)和所述右立式车床加工单元(4)相适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车床带卧式加工中心形式的组合型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外壳(1)、所述左立式车床加工单元(2)、所述卧式车床加工单元(3)和所述右立式车床加工单元(4)之间依次间隔设置有横向遮挡件(15),所述横向遮挡件(15)可发生横向伸缩变化。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立式车床带卧式加工中心形式的组合型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立式车床加工单元(2)由固接于所述左位移组件(141)位移端的车序立柱(21)、竖向设置于所述车序立柱(21)上的立车z轴驱动组件(22)、固接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茂春陈镇朱金良郑永照张墨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西泽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