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拆卸组装的强化传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9413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传热管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方便拆卸组装的强化传热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外侧壁右方固定连接有组装外圈,所述管体的外侧壁位于所述组装外圈的内部开设有密闭卡槽,所述管体的内侧壁右方固定连接有定位圆柱,所述组装外圈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卡合模块,所述管体的外侧壁左方固定连接有组装内圈,所述管体的上表面开设有检测口,所述检测口的上方固定连接恒温检测腔,所述组装外圈的外侧壁开设有滑动弧槽;当两个管体卡合在一起时,设置的卡合模块会通过设置的延伸口进入伸缩腔的内部,将卡合气囊卡合在密闭卡槽内部,此时转动设置的组装内圈,弧形挤杆会挤压挤气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热管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方便拆卸组装的强化传热管


技术介绍

1、自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管道传热强化技术普遍应用于各行各业用于节能减排,如动力、冶金、石油、化工等传统主体工业领域以及航空、电子、核能等高新技术工业领域,由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传热强化技术在近几十年受到广泛的重视和长足的发展传热强化技术按其是否需要外功,分为主动强化与被动强化两种类型,其中被动强化技术由于不需要外功,操作方式简单,可靠性强而更为广泛应用,在众多被动强化技术中,管内插入扭带是一种实用的强化传热技术,由于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易于装拆和维修等优点,可用于现有换热器的技术改造及余热回收强化,也可以用于太阳能热水器、反应器、核冷却器、新能源等众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而传热管在时间使用时,大多数的管道均不方便拆卸,方式繁琐,且连接密封效果差,同时在运输,或存放时内部容易积攒灰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拆卸组装的强化传热管,能够解决管道均不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拆卸组装的强化传热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外侧壁右方固定连接有组装外圈(2),所述管体(1)的外侧壁位于所述组装外圈(2)的内部开设有密闭卡槽(3),所述管体(1)的内侧壁右方固定连接有定位圆柱(4),所述组装外圈(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卡合模块(5),所述管体(1)的外侧壁左方固定连接有组装内圈(6),所述管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检测口(13),所述检测口(13)的上方固定连接恒温检测腔(14),所述组装外圈(2)的外侧壁开设有滑动弧槽(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拆卸组装的强化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内圈(6)的内部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拆卸组装的强化传热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外侧壁右方固定连接有组装外圈(2),所述管体(1)的外侧壁位于所述组装外圈(2)的内部开设有密闭卡槽(3),所述管体(1)的内侧壁右方固定连接有定位圆柱(4),所述组装外圈(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卡合模块(5),所述管体(1)的外侧壁左方固定连接有组装内圈(6),所述管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检测口(13),所述检测口(13)的上方固定连接恒温检测腔(14),所述组装外圈(2)的外侧壁开设有滑动弧槽(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拆卸组装的强化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内圈(6)的内部开设有挤压腔(7),所述挤压腔(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挤气板(8),所述挤压腔(7)的后表面开设有伸缩腔(9),所述挤气板(8)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弧形挤杆(10),所述弧形挤杆(10)的后表面延伸进伸缩腔(9)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滑动板(11),所述伸缩腔(9)的左侧一体成形有延伸口(12),所述伸缩腔(9)的内部右侧开设有固定槽(15),所述固定槽(1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楔形长条(16),所述楔形长条(16)与所述固定槽(15)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一(17),所述组装内圈(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一圈卡合气囊(29),所述卡合气囊(29)与所述挤压腔(7)之间固定连通有通气槽(18),所述挤气板(8)与所述挤压腔(7)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三(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拆卸组装的强化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模块(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101),所述卡合模块(5)的前表面开设有滑动槽(102),所述滑板(101)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掰动板(103),所述掰动板(103)延伸出滑动槽(102)的外侧,且与所述滑动弧槽(19)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卡合模块(5)的右侧开设有卡口(104)所述滑板(1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挤出板(105),所述滑板(101)和卡合模块(5)的内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四(10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拆卸组装的强化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检测腔(14)的内部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01),所述固定柱(201)的外侧壁对称固定连接有l形连接板(202),所述l形连接板(202)的内部相对侧均开设有滑槽(203),所述滑槽(20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柱(204),两个滑柱(204)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转动框(205),所述转动框(205)的内部对称开设有转孔(206),所述转动框(205)的内部设置有电机(2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翠翠唐玉峰丁哲朱丽淼孙慧依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交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