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强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9340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1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设备,包括底座,底座上方设置有语音播报装置,语音播报装置侧方安装有辅助识别装置,辅助识别装置侧方安放有缓冲结构。本技术内部安装有缓冲结构,可对根据待识别对象的高度来对自身角度进行调节,并且其还可对识别装置进行保护,避免其在工作过程中损坏,其内部安装有旋转限位装置,可对连接板的调节角度进行限制,使其到达一定角度后,无法继续进行旋转,避免其因转角过大而无法回位或掉落,并且其内部还安装有缓冲套,缓冲套顶部设计有复数个圆形软垫,可与第二缓冲弹簧相配合,减少连接板带来的冲击,并且其内部为中空设计,形状与限位板相卡合,可在伸缩杆移动时,对其移动路劲进行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人脸识别,具体的是一种新型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以人脸识别作为身份认证的应用越来越多,人脸识别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它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刷脸考勤、刷脸登录和刷脸进站等。

2、现有技术申请号为cn202121887831.7提供一种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连接槽,连接槽内侧转动连接有识别装置,识别装置上设置有摄像头与屏幕,底座内壁对称设置有导向槽,导向槽内侧滑动设置有抵块,抵块与连接槽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抵块与识别装置相接。本技术通过转动识别装置调节角度,松手过后通过第一弹簧及第二弹簧带动识别装置复位,以此方便不同高度人群使用;安装框沿限位滑槽上下移动,通过擦拭棉能够对识别装置表面进行擦拭。

3、上述专利中,通过转动识别装置调节角度,松手过后通过第一弹簧及第二弹簧带动识别装置复位,以此方便不同高度人群使用,但其需要用户手动对其进行调节,并且在其复位过程中,未对识别装置进行保护,这导致其在复位过程中,识别装置会直接与抵块发生摩擦或碰撞,容易对识别装置造成损坏,从而造成其使用寿命较短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设备,通过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设备内部安装的缓冲结构,可使其根据待识别对象的身高来调整自身位置,从而提高其对识别精度,并且还可对识别装置进行保护。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语音播报装置,所述语音播报装置侧方安装有辅助识别装置,所述辅助识别装置侧方安放有缓冲结构。通过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设备内部安装的缓冲结构,可对根据待识别对象的高度来对自身角度进行调节,使人脸识别工作可更加精准的完成,提高其识别精度,并且其还可对识别装置进行保护,避免其在工作过程中受到损坏,从而可大大的提高其使用寿命。

3、更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结构内部设置有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侧方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侧方安放有配合孔,所述配合孔下方设置有旋转限位装置,所述旋转限位装置侧方安装有缓冲装置。通过缓冲结构内部安装的旋转限位装置,可对其调节角度进行限制,旋转限位装置在侧面设计有两块凸块,可对连接板的角度进行限制,使其到达一定角度后,无法继续进行旋转,从而可避免其转角过大而无法回位,并且还可对其进行支撑,避免识别装置掉落。

4、更进一步的,所述缓冲装置内部安放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侧方设置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槽侧方安装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侧方安放有接触套,所述接触套侧方设置有缓冲器。通过缓冲装置内部安装的第一缓冲弹簧与接触套相配合,可对识别装置进行缓冲,接触套顶部采用了柔性材料制成,可避免其在与连接板接触时,对其造成损坏,并且其内部安装有第一缓冲弹簧,在与连接板接触时,可避免连接板与伸缩装置发生碰撞,对其进行缓冲,从而可对识别装置进行保护。

5、更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器内部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侧方安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侧方设置有缓冲套,所述缓冲套下方安装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侧方安放有限位块。通过缓冲器内部安装的缓冲套,可进一步的提高其缓冲效果,缓冲套顶部设计有复数个圆形软垫,可与第二缓冲弹簧相配合,减少连接板带来的冲击,并且其内部为中空设计,形状与限位板相卡合,可在伸缩杆移动时,对其移动路劲进行限制。

6、更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表面与所述旋转限位装置侧面相固定,所述旋转限位装置侧面与所述连接板底部相固定,所述卡合槽内部与所述连接板表面相卡合,所述伸缩装置内部与所述接触套侧面相配合,所述伸缩装置内部与所述第一缓冲弹簧底部相卡合,所述第一缓冲弹簧顶部与所述接触套内部相卡合。通过底座表面与旋转限位装置侧面相固定和旋转限位装置侧面与连接板底部相固定,可对连接板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制,而卡合槽内部与连接板表面相卡合和伸缩装置内部与接触套侧面相配合和伸缩装置内部与第一缓冲弹簧底部相卡合和第一缓冲弹簧顶部与接触套内部相卡合,可减少连接板带来的冲击。

7、更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顶部与所述配合孔内部相连接,所述伸缩装置内部与所述伸缩杆底部相连接,所述限位板表面与所述缓冲套内部相配合,所述伸缩装置内部与所述限位块表面相卡合,所述第二缓冲弹簧顶部与所述缓冲套内部相卡合。通过伸缩杆顶部与配合孔内部相连接和伸缩装置内部与伸缩杆底部相连接,可对识别装置的角度进行调节,而限位板表面与缓冲套内部相配合和伸缩装置内部与限位块表面相卡合和第二缓冲弹簧顶部与缓冲套内部相卡合,可进一步的减少连接板带来的冲击。

8、有益效果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技术内部安装有缓冲结构,可对根据待识别对象的高度来对自身角度进行调节,并且其还可对识别装置进行保护,避免其在工作过程中损坏,其内部安装有旋转限位装置,可对连接板的调节角度进行限制,使其到达一定角度后,无法继续进行旋转,避免其因转角过大而无法回位或掉落,并且其内部还安装有缓冲套,缓冲套顶部设计有复数个圆形软垫,可与第二缓冲弹簧相配合,减少连接板带来的冲击,并且其内部为中空设计,形状与限位板相卡合,可在伸缩杆移动时,对其移动路劲进行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语音播报装置,所述语音播报装置侧方安装有辅助识别装置,所述辅助识别装置侧方安放有缓冲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内部设置有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侧方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侧方安放有配合孔,所述配合孔下方设置有旋转限位装置,所述旋转限位装置侧方安装有缓冲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内部安放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侧方设置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槽侧方安装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侧方安放有接触套,所述接触套侧方设置有缓冲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内部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侧方安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侧方设置有缓冲套,所述缓冲套下方安装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侧方安放有限位块。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表面与所述旋转限位装置侧面相固定,所述旋转限位装置侧面与所述连接板底部相固定,所述卡合槽内部与所述连接板表面相卡合,所述伸缩装置内部与所述接触套侧面相配合,所述伸缩装置内部与所述第一缓冲弹簧底部相卡合,所述第一缓冲弹簧顶部与所述接触套内部相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顶部与所述配合孔内部相连接,所述伸缩装置内部与所述伸缩杆底部相连接,所述限位板表面与所述缓冲套内部相配合,所述伸缩装置内部与所述限位块表面相卡合,所述第二缓冲弹簧顶部与所述缓冲套内部相卡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语音播报装置,所述语音播报装置侧方安装有辅助识别装置,所述辅助识别装置侧方安放有缓冲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内部设置有识别装置,所述识别装置侧方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侧方安放有配合孔,所述配合孔下方设置有旋转限位装置,所述旋转限位装置侧方安装有缓冲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内部安放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侧方设置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槽侧方安装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侧方安放有接触套,所述接触套侧方设置有缓冲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人工智能人脸识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内部安装有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辉
申请(专利权)人:高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