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天器用微型大角动量反作用飞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9110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17
本技术涉及飞轮领域,公开了一种航天器用微型大角动量反作用飞轮,本技术解决了飞轮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仅会产生横向的振动,而且会产生倾斜与横向的力,没被减震掉,增大了飞轮在运动过程中因振动发生损坏可能性的问题,通过设置有缓冲机构和限位机构,使得飞轮发生振动时可以推动缓冲机构进行环形缓冲,可以向各个方向进行缓冲的,相对于现有技术,当飞轮发生偏向与轴线的振动,依然可以对飞轮的振动进行减震,从而达到了减小飞轮在运动过程发生损坏的可能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飞轮领域,具体为一种航天器用微型大角动量反作用飞轮


技术介绍

1、微型大角动量反作用飞轮是航天器中常用的一种姿态控制器件。它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转速和方向来改变航天器的姿态,从而使航天器保持稳定。

2、现有的飞轮为了可以有效地保护微型大角动量反作用飞轮不受干扰和损坏,从而确保姿态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在飞轮的底座设置有可以进行横向滑动的减震器,使用弹簧的弹性进行减震,但是飞轮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仅会产生横向的振动,而且会产生倾斜与横向的力,没被减震掉,增大了飞轮在运动过程中因振动发生损坏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航天器用微型大角动量反作用飞轮,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飞轮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仅会产生横向的振动,而且会产生倾斜与横向的力,没被减震掉,增大了飞轮在运动过程中因振动发生损坏的可能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航天器用微型大角动量反作用飞轮,包括有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上方的电机,设置在电机输出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天器用微型大角动量反作用飞轮,包括有第一支撑板(1),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1)上方的电机(2),设置在电机(2)输出端的转动轴(3),固定连接在转动轴(3)上端的飞轮主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下方设置有缓冲机构(5),所述缓冲机构(5)的下方设置有限位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天器用微型大角动量反作用飞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507)与第一支撑杆(505)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第一转动杆(507)与第一固定板(503)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天器用微型大角动量反作用飞轮,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天器用微型大角动量反作用飞轮,包括有第一支撑板(1),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板(1)上方的电机(2),设置在电机(2)输出端的转动轴(3),固定连接在转动轴(3)上端的飞轮主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下方设置有缓冲机构(5),所述缓冲机构(5)的下方设置有限位机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天器用微型大角动量反作用飞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507)与第一支撑杆(505)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第一转动杆(507)与第一固定板(503)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天器用微型大角动量反作用飞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510)的外观结构形状为长方体,且第二支撑杆(510)与第三凹槽(508)的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天器用微型大角动量反作用飞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503)等距分布在第一凹槽(502)的内侧,且第一凹槽(50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利东尹中开熊瀛李巍李书宇牟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零重空间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