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矿风井防爆门预先主动泄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1、煤矿风井防爆门是保护矿井主通风机的重要泄爆设施,从泄爆方式和机理来看,目前我国煤矿普遍使用的防爆门属于被动泄爆装置,即其开启泄爆过程是在爆炸波冲击作用下被动实现的,这种被动泄爆方式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防爆门自身容易被爆炸波冲毁,进而影响灾后矿井通风恢复,造成事故扩大化;二是在爆炸波同防爆门相互作用过程中,通常会产生较为强烈的反射冲击波,由井口折返并进入风硐后,会对主通风机造成第二次冲击。
2、针对被动泄爆方式存在的问题,随着煤矿信息化、智能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开始探索防爆门主动泄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所谓主动泄爆即在爆炸波到达井口之前,防爆门预先主动开启,使爆炸波能从井口自由泄出。在主动泄爆方式下,防爆门几乎不受爆炸冲击,也不会引发有危害的反射冲击波,故而能消除传统被动泄爆方式的缺陷。显然,要实现主动泄爆,防爆门需要爆炸波传播至风井口前的短暂时间窗口(数秒钟)内开启。对于重达数百公斤甚至数吨的防爆门,使其在这么短的时间窗口内打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风井防爆门预先主动泄爆系统,包括防爆门、控制机构,防爆门设置在风井口外侧,控制机构与防爆门相连接并通过控制机构带动防爆门进行启闭动作,以对风井口的启闭状态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动力组件,动力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风井口两侧的山墙体、对称设置在风井口另外两侧的缓冲聚能座、位于山墙体外侧且伸入山墙体内的开门空气炮、位于缓冲聚能座外侧且伸入缓冲聚能座内的关门空气炮;所述防爆门有两扇,两扇防爆门分别位于两个缓冲聚能座与风井口之间,两扇防爆门均横跨两个山墙体设置且分别位于两个山墙体的两侧,防爆门在关闭状态时呈倾斜状抵靠在山墙体上,防爆门在开启状态时呈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风井防爆门预先主动泄爆系统,包括防爆门、控制机构,防爆门设置在风井口外侧,控制机构与防爆门相连接并通过控制机构带动防爆门进行启闭动作,以对风井口的启闭状态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动力组件,动力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风井口两侧的山墙体、对称设置在风井口另外两侧的缓冲聚能座、位于山墙体外侧且伸入山墙体内的开门空气炮、位于缓冲聚能座外侧且伸入缓冲聚能座内的关门空气炮;所述防爆门有两扇,两扇防爆门分别位于两个缓冲聚能座与风井口之间,两扇防爆门均横跨两个山墙体设置且分别位于两个山墙体的两侧,防爆门在关闭状态时呈倾斜状抵靠在山墙体上,防爆门在开启状态时呈倾斜状抵靠在缓冲聚能座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风井防爆门预先主动泄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山墙体呈三角形板状,山墙体底端固定连接在风井口外侧,防爆门底端与山墙体两侧底端或山墙体两侧的风井口外侧位置铰接;当防爆门处于关闭状态时,防爆门靠近风井口的一端端面抵接在两个山墙体的三角形斜边上以令两个山墙体、两扇防爆门之间形成密闭状态并对风井口进行封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风井防爆门预先主动泄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山墙体之间设置有支撑横梁且支撑横梁固定连接在两个山墙体顶端;当防爆门处于关闭状态时,两扇防爆门顶端均与支撑横梁相抵接以令两个山墙体、两扇防爆门、支撑横梁之间形成密闭状态并对风井口进行封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矿风井防爆门预先主动泄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聚能座底端与风井口外侧位置固定连接并形成一侧开口的密闭腔体,缓冲聚能座靠近密闭腔体开口端的一侧设置为斜面开口结构;当防爆门处于开启状态时,防爆门远离风井口的一端端面抵接在缓冲聚能座的斜面开口结构上以令缓冲聚能座内部形成一个密闭腔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矿风井防爆门预先主动泄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聚能座的斜面开口结构边缘位置、山墙体的三角形斜边边缘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密封垫以防止防爆门的开启、关闭过程对缓冲聚能座、山墙体造成损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矿风井防爆门预先主动泄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门空气炮、关门空气炮的一端均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维宾,陈冰,封海潮,裴蓓,马艳芳,李小东,刘俊领,王明中,刘超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