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自平衡电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8957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的自平衡电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电驱动操作模块、电能调节组件和手动操作模块,所述手动操作模块外侧还设置有自锁组件,所述电能调节组件包括PCB板,所述PCB板中部设置有通孔,通孔外侧环形设置有回路触环,所述回路触环通过回路导线与引出脚连接,所述回路触环外侧的所述PCB板上端面上环形且均匀分布有所述外凸块,所述外凸块外侧还设置有呈多组分布的定值电阻。本方案通过设置固定电阻的方式来替代传统碳膜,从而保证每次调节可以精准对电阻的变化进行控制,通过电阻多排并联的方式保证不易出现断路,提高设备稳定性,并通过位于电能调节组件之上的外凸块来保护其上的元器件,电驱动操作模块由控制中心在经过交叉换向后依然三相负载不平衡程度来精细控制单户电表用电程度,从而实现精细调节单向侧的用电,从而进一步实现三项电的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三相负荷调节装置,具体为一种可调节的自平衡电表


技术介绍

1、电力系统三相不平衡是由于三相负载不平衡以及系统元件三相参数不对称所致,目前的用电户多为单相或单相和三相负荷混用,并且负荷大小不同和用电时间的不同,所以,电网中三相间的不平衡电流是客观存在的,三项不平衡的特点进一步加大了电力设备损坏的风险,而目前的主流的方法是通过交叉换相的方式来尽可能平衡用电,此种方式往往是批量的进行调整,同时调整的范围往往是数幢居民楼统一调整,由于其调节的范围较大,经常性的会出现调节后依然无法解决不平衡的问题,目前需要一种在不改变现有系统的前提下辅助进行调节的电表,从而对每户进行精准的调控,从而实现在换向后进行精准调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自平衡电表,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调节的自平衡电表,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自平衡电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电驱动操作模块、电能调节组件和手动操作模块,所述手动操作模块外侧还设置有自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自平衡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块(34)呈等腰梯形状,所述外凸块(34)的两侧倾斜且中部水平,所述外凸块(34)外侧还设置有呈多组分布的定值电阻(26),所述定值电阻(26)两端引脚通过触点(28)固定连接在所述PCB板(15)上,所述触点(28)尖端通过所述外凸块(34)之间的空隙伸入所述外凸块(34)内部且不与所述回路触环(27)直接接触,每组所述定值电阻(26)依次经所述触点(28)连接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自平衡电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电驱动操作模块、电能调节组件和手动操作模块,所述手动操作模块外侧还设置有自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自平衡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块(34)呈等腰梯形状,所述外凸块(34)的两侧倾斜且中部水平,所述外凸块(34)外侧还设置有呈多组分布的定值电阻(26),所述定值电阻(26)两端引脚通过触点(28)固定连接在所述pcb板(15)上,所述触点(28)尖端通过所述外凸块(34)之间的空隙伸入所述外凸块(34)内部且不与所述回路触环(27)直接接触,每组所述定值电阻(26)依次经所述触点(28)连接并与外侧的所述引出脚(25)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自平衡电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操作模块包括调节杆(22),所述调节杆(22)贯通安装块(16)、所述pcb板(15)和活动块(14),所述安装块(16)通孔处固定设置有定位口(24),所述定位口(24)与所述pcb板(15)中部通孔定位配合,所述活动块(14)下端也有类似配合结构,所述调节杆(22)上端位于所述活动块(14)中并通过所述永磁体(23)与所述活动块(14)固定连接,并将多层结构串在一起,所述活动块(14)中心部分还转动连接有复位簧(32),所述复位簧(32)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端盖(12)上,所述调节杆(22)下端花键连接有旋钮杆(18),所述活动块(14)下端面上以通孔为中心环形分布有多个连接脚(31),值得一提的是只有一个所述连接脚(31)导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铖周桂珍叶超马越陆海鹏王继磊周滢徐伟兰范春丰汪永红董萍萍吕思源王翔鲍新民姚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