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形SiC纳米管电磁波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8838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形SiC纳米管电磁波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吸波材料呈两根纳米管相互纠缠的DNA双螺旋状。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螺旋形聚吡咯纳米管为前驱体,通过热处理的方法制备了螺旋形SiC纳米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吸波材料可在1000℃以下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具有优良的耐高温特性;特殊的螺旋结构引入丰富界面以提高极化损耗,当匹配厚度为1.4 mm时,反射损失低于‑10 dB的吸波频带宽度可达4.2 GHz。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磁波吸收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螺旋形sic纳米管电磁波吸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民用领域,基于电磁场的无线通讯技术在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电磁辐射也时刻威胁着人类生产生活安全;军事斗争领域,雷达逐渐实现全天候、多手段、立体化,时刻监视着各类装备、设施。利用电磁波吸收材料,将进入材料内部的电磁波以其他形式能量的方法耗散掉,是应用在电磁辐射防护与电磁波隐身领域的重要手段。

2、匹配厚度薄、填充质量低、吸波频带宽、损耗能力强的电磁波吸收材料是当前研究重点。微纳化、大长径比被证实是提升吸波材料性能的重要方法。常见的一维纳米材料如金属纳米线、聚合物纳米管等存在填充量高、匹配厚度厚、耐高温性能差、耐腐蚀性能差等问题。碳化硅(sic)具有强度高、抗热震性好、化学惰性强的特点,结合自身介电特性,使其具有多领域电磁波吸收材料的潜力。

3、早期研究显示,传统的一维sic纳米材料的介电常数较低,电磁响应不明显,吸波性能较弱。微结构调控是提高一维纳米材料性能的有效途径。s.motojima等以sio为si源,稻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形SiC纳米管电磁波吸收材料,其特征在于,该电磁波吸收材料呈两根纳米管相互纠缠的DNA双螺旋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波吸收材料,其特征在于,当匹配厚度为1.4 mm时,反射损失低于-10 dB的吸波频带宽度可达4.2 GHz。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螺旋形SiC纳米管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热处理温度为400 ℃,升温速率为2 ℃/min,热处理时间为4 h。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步骤(1)获得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形sic纳米管电磁波吸收材料,其特征在于,该电磁波吸收材料呈两根纳米管相互纠缠的dna双螺旋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波吸收材料,其特征在于,当匹配厚度为1.4 mm时,反射损失低于-10 db的吸波频带宽度可达4.2 ghz。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螺旋形sic纳米管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热处理温度为400 ℃,升温速率为2 ℃/min,热处理时间为4 h。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海波韩松茂吴凡谢阿明李伟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