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温的电解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8680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14
本技术公开可控温的电解槽,包括外槽体、内衬体、盖体和槽体,外槽体和盖体键合连接形成槽体,外槽体外壁设置有风机、显示器和控制面板,外槽体和内衬体之间设置有控温层,控温层内设置有通风管道,控温层内的通风管道上设置多个通风口,通风管道通过盖体一侧插孔与风机连接,通风管道出风口通过盖体另一侧插孔,盖体内壁下端设置多个隔膜,隔膜之间的盖体上设置有两个插孔,两个插孔上分别插入有阳极板和阴极板,控温层内环绕内衬体外壁和隔膜间还设置有加热器,槽体底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控制面板和风机、显示器、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涉及电解槽设备,尤其涉及可控温的电解槽


技术介绍

1、电解槽是由外槽体、内衬体和槽体构成,大多数电解槽是通过隔膜将阳极室和阴极室隔开,当直流电通过电解槽时,阳极与溶液界面处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与溶液界面处发生还 原反应,从而制取所需产品,槽体和内衬体的封闭区域一般用来作为保温层。目前保温层一般由石棉等材质构成,仅具有保温效果,不具有控温效果。但是,由于环境温度发生变化,特别是电解质容量多少、外界环境温度影响等,电解槽易出现热槽或冷槽,影响电解槽的电流效率,使能耗升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可控温的电解槽,结构简单,通过设置风机、加热器、显示器和控制面板自动控制槽体内温度,以提高电解槽的电流效率,节约能耗。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方案是,可控温的电解槽,包括外槽体、内衬体、盖体和槽体,所述外槽体和盖体键合形成槽体,所述外槽体外壁设置有风机、显示器和控制面板,所述外槽体和内衬体之间设置有控温层,所述控温层内设置有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进风管通过盖体一侧插孔与风机连接,所述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控温的电解槽,包括外槽体(1)、内衬体(2)、盖体(3)和槽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槽体(1)和盖体(3)键合形成槽体(4),所述外槽体(1)外壁设置有风机(5)、显示器(6)和控制面板(7),所述外槽体(1)和内衬体(2)之间设置有控温层(8),所述控温层(8)内设置有通风管道(9),所述通风管道(9)通过盖体(3)一侧插孔(10)与风机(5)连接,所述通风管道(9)出风口(11)通过盖体(3)另一侧插孔(10),所述盖体(3)内壁下端设置多个隔膜(12),所述控温层(8)内环绕内衬体(2)外壁和隔膜(12)间还设置有加热器(13),所述槽体(4)底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4)...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控温的电解槽,包括外槽体(1)、内衬体(2)、盖体(3)和槽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槽体(1)和盖体(3)键合形成槽体(4),所述外槽体(1)外壁设置有风机(5)、显示器(6)和控制面板(7),所述外槽体(1)和内衬体(2)之间设置有控温层(8),所述控温层(8)内设置有通风管道(9),所述通风管道(9)通过盖体(3)一侧插孔(10)与风机(5)连接,所述通风管道(9)出风口(11)通过盖体(3)另一侧插孔(10),所述盖体(3)内壁下端设置多个隔膜(12),所述控温层(8)内环绕内衬体(2)外壁和隔膜(12)间还设置有加热器(13),所述槽体(4)底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4),所述控制面板(7)和风机(5)、显示器(6)、加热器(13)和温度传感器(14)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温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层(8)内的通风管道(9)上设置多个通风口(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温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12)之间的盖体(3)上设置有两个插孔(10),所述两个插孔(10)上分别插入有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付坤马乐郭文杰刘春风
申请(专利权)人:三门峡市宏达化工防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