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用复合结构、滑动轴承和支重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841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13
本公开涉及轴承用复合结构、滑动轴承和支重轮。该轴承用复合结构(1)包括:金属基体(10);金属孔隙层(12),所述金属孔隙层设置在所述金属基体(10)的至少一侧上;合成材料层(14),所述合成材料层嵌入于所述金属孔隙层(12)内部,并且表面高度低于所述金属孔隙层(12)的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轴承用复合结构、滑动轴承和支重轮


技术介绍

1、液压挖掘机、推土机等工程作业机械的行驶装置采用履带式行驶装置。支重轮作为履带机械的重要底盘件,其在承载设备重量的同时,也在履带链轨节或履带导轨板上发生滚动,以传送履带前进,同时防止履带横向滑移脱轨,并在转向时带动履带在地面上侧向滑动。支重轮是履带式底盘的关键构件,可分为单边支重轮与双边支重轮,主要发挥支撑设备自重及载荷的作用,确保履带式底盘正常工作。

2、实际中应用的支重轮面对的工况比较复杂,需要能承受较大的承载、冲击及摩擦。设备运行时,支重轮轮轴保持旋转并与两端的滑动轴承发生摩擦,因此需要通过轮体内密封的润滑油来形成润滑油膜以起到降低摩擦的效果。现实过程中,支重轮制备成本较高且常出现润滑油“漏油”问题,这导致轮轴与滑动轴承发生急剧摩擦而快速失效,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这一方面是因为传统支重轮润滑油密封圈因长期使用而老化失效导致的“密封”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传统支重轮轴承多用锡青铜整体铸造或用钢背衬铜的双金属烧结,制造成本高,表面只有一层薄的金属滑动层,在润滑油漏油无法形成完整润滑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用复合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用复合结构(1)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用复合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体(10)由低碳钢或不锈钢构成,其中,所述金属基体(10)的厚度至少为所述轴承用复合结构(1)的厚度的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用复合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孔隙层(12)由铜构成,其中,所述金属孔隙层(12)的厚度在0.05mm至0.45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用复合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孔隙层(12)的背离金属基底侧的表面形成为凹凸表面。>

5.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用复合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用复合结构(1)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用复合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体(10)由低碳钢或不锈钢构成,其中,所述金属基体(10)的厚度至少为所述轴承用复合结构(1)的厚度的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用复合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孔隙层(12)由铜构成,其中,所述金属孔隙层(12)的厚度在0.05mm至0.45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用复合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孔隙层(12)的背离金属基底侧的表面形成为凹凸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用复合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材料层(14)的表面距离所述金属孔隙层(12)的表面0.1mm至0.4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用复合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孔隙层(12)的孔隙率为20%-7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承用复合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体(10)的厚度至少为所述轴承用复合结构(1)的厚度的9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承用复合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材料层(14)的厚度在0.05mm至0.35mm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轴承用复合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材料层(14)包含高分子树脂、润滑剂和增强剂,其中,在所述高分子树脂中分散有颗粒状的所述润滑剂和/或所述增强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轴承用复合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树脂占所述合成材料层(14)的重量百分比为40%-80%。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轴承用复合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的粒径至少为5μm。

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强童鹏程龚颖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达精密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