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空气净化,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净化结构。
技术介绍
1、空调系统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人员较多、相对封闭以及空气质量欠佳的场所,并且空气内循环使用为主,少量空调系统才搭配新风系统使用。为提高内循环空气的安全性,部分(中央)空调系统会配备杀菌器进行使用。杀菌器插装在管道上,管道中的气流会经过空气杀菌器,杀菌器通过各种杀菌设备如uv灯管,对经过的气流进行照射,最终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2、由于管道中气流的运动速度较快,使杀菌器对该气流的作用时间较短即净化时间较短,使得净化效果较弱,因此如何提高净化效果的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3、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管道空气净化装置(专利申请号为202223080707.7),包括腔体、导风缓速结构和空气净化结构,所述腔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导风缓速结构和空气净化结构均设置在腔体内。不同于已有的技术和装置,该技术将空气流体参数和净化结构的效能参数通过计算,制定延缓气体的流动速度的导风缓流方案、通过精确的延缓和增加净化结构对气体的作业时间,可以大幅提高杀菌、灭病毒、除异味、洁净空气的效果,更有效保障了人类健康。本技术还可以通过无线控制器实现远程集中管理,可监测电器件的运行状态以及管理电器件的开关时间,从而增加使用寿命,也可提醒更换功能异常或使用寿命到期的电器件,并方便与各方智能家居等管理软件进行互联。
4、上述技术能够解决净化效果弱的问题,不过大大减小了风的流速,同样时间内,能够净化的风向有限,这导致了其不适用于一些对风速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净化装置,能够适用于气流的运动速度较快的场景,且能够实现较好的消杀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导风结构和空气净化结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通风腔体,所述通风腔体两端分别与进风口、出风口连通;所述导风结构设置在通风腔体内,所述空气净化结构安装在导风结构上。
4、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导风结构在通风腔体内,两端分别导通进风口和出风口,通过在导风结构上设置空气净化结构,实现了空气净化结构的消杀特征如消杀有效距离等跟空气流动的方式相结合,形成高效的消杀风道,从而大幅提高杀菌、灭病毒等洁净空气的效果,减少杀菌所需要的时间。
5、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电源电路模组仓,所述电源电路模组仓安装在壳体的内侧或外侧,所述电源电路模组仓内设置有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与空气净化结构电连接。电源电路模组仓内设置有电源、支持空气净化结构正常工作的常规电路,主控模块也为常规的主控模块,能够实现空气净化结构自动化控制即可。本技术还可以事前设定时间控制、工作模块控制等,在人员密集或较少时间段增加或减少消杀工作模组,在规定时间内自动启停工作模组,从而实现更长的工作寿命、更高的效率。还可以与各方智能家居等管理软件进行互联,统一管理。免维护、免耗材,快速杀菌。
6、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净化结构包括uvc紫外灯珠、等离子消杀结构、负离子消杀结构、水离子消杀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uvc紫外灯珠的使用能够避免紫外汞灯的使用,实现无汞消杀,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紫外汞灯,汞为剧毒物,一旦破损会造成密闭空间中人群身体的严重损害的问题。而且体积上也小,具备免维护、无耗材、高效消杀、不占过大空间的特点。
7、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结构包括一块以上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设置在通风腔体内,且导风板的至少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或可拆卸式连接,或导风板可分离式放置在通风腔体内,所述导风板之间或导风板与壳体之间形成净化通道。导风板的设置能够将通风腔体分隔为多个净化通道,让空气净化结构更好地对经过每一个净化通道空气进行净化。导风板可分离式放置在通风腔体内具体可以是导风板作为一个外部件,放入通风腔体内,需要取出时,直接拿出来就可以,导风板与壳体没有固定或可拆卸式的连接方式,只是放置在壳体里面,且可以拿出来这样的抵持结构。
8、进一步的,导风板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空气净化结构。优选的,所述导风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空气净化结构,且壳体的至少一侧面设置有空气净化结构。上述空气净化结构的位置设置,能够尽可能多地覆盖需要净化的空气的各个角度,从而提升空气净化效果。
9、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能量反射膜体,所述能量反射膜体设置在导风板的至少一侧面上和/或壳体的至少一内侧面上。能量反射膜体用于增加空气净化结构释放的净化物质或能量在腔体内发生持续作用的时间,从而提升净化效果。能量反射膜体可以是镜面铝板,也可以是其他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膜体。
10、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板之间和/或导风板和壳体的侧壁之间平行设置,且净化通道的方向与进风口到出风口的方向相同。优选的,壳体整体呈四方形管状结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位于前后两侧,导风板与左右侧壁之间平行设置。上述结构的平行设置,能够保持净化通道的方向一致,而净化通道与进风口到出风口的方向相同是为了尽可能减少导风板对风的阻挡作用,从而保证风的流速,进而保证消杀效率。
11、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和/或出风口处可拆卸式设置有用于减缓风速或减小风量的缓风结构。进风口和/或出风口处可拆卸式设置有缓风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装或拆下缓风结构来调节消杀效率。
12、进一步的,所述缓风结构包括缓风板,所述缓风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具体工作时,通过设置通风孔的密度和数量,即可调节具体的风速。
13、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无线控制器,所述无线控制器安装在通风腔体上,所述空气净化结构与无线控制器电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处也设置有空气净化结构。进风口和出风口处也设置有空气净化结构可以在某些空气净化要求更高的场景中,实现进一步的空气净化效果。
15、本技术的优势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设置导风结构在通风腔体内,两端分别导通进风口和出风口,通过在导风结构上设置空气净化结构,实现了空气净化结构的消杀特征如消杀有效距离等跟空气流动的方式相结合,形成高效的消杀风道,从而大幅提高杀菌、灭病毒等洁净空气的效果,减少杀菌所需要的时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导风结构和空气净化结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通风腔体,所述通风腔体两端分别与进风口、出风口连通;所述导风结构设置在通风腔体内,所述空气净化结构安装在导风结构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电源电路模组仓,所述电源电路模组仓安装在壳体的内侧或外侧,所述电源电路模组仓内设置有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与空气净化结构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结构包括UVC紫外灯珠、等离子消杀结构、负离子消杀结构、水离子消杀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包括一块以上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设置在通风腔体内;且导风板的至少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或可拆卸式连接,或导风板可分离式放置在通风腔体内,所述导风板之间或导风板与壳体之间形成净化通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空气净化结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净化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和/或出风口处可拆卸式设置有用于减缓风速或减小风量的缓风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风结构包括缓风板,所述缓风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无线控制器,所述无线控制器安装在通风腔体上,所述空气净化结构与无线控制器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处也设置有空气净化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导风结构和空气净化结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通风腔体,所述通风腔体两端分别与进风口、出风口连通;所述导风结构设置在通风腔体内,所述空气净化结构安装在导风结构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电源电路模组仓,所述电源电路模组仓安装在壳体的内侧或外侧,所述电源电路模组仓内设置有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与空气净化结构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结构包括uvc紫外灯珠、等离子消杀结构、负离子消杀结构、水离子消杀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包括一块以上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设置在通风腔体内;且导风板的至少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或可拆卸式连接,或导风板可分离式放置在通风腔体内,所述导风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石磊,刘嘉幸,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智通慧恒咨询顾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