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防护结构、托盘、动力电池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7682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52
一种绝缘防护结构、托盘、动力电池及车辆,所述绝缘防护结构包括导电件和一体设置的绝缘膜,所述导电件包括第一导电面、第二导电面和第三导电面,所述第一导电面、所述第二导电面及所述第三导电面中的任意两个面相交;所述绝缘膜覆盖于所述第一导电面、所述第二导电面和所述第三导电面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绝缘防护结构,将绝缘膜呈一体设置,使绝缘膜能够同时对导电件的第一导电面、第二导电面及第三导电面进行绝缘防护,多个导电面之间无裸露的缝隙,绝缘防护效果好,且无需通过人工进行多次贴膜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具体涉及一种绝缘防护结构、托盘、动力电池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车辆的发展,新能源车辆的安全性也备受关注。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动力电池内部温度急剧升高,进而引发热量释放、气体产生、电解液泄漏等问题,当动力电池内的液体泄露时,液体会进入动力电池电芯之间的间隙中,当液体与电芯的正负极之间形成导电通路时,导致动力电池内部短路,进而引发火灾。包体在极端使用工况中,包体进入液体(雨水、海水等),液体也会通过导电体导通带电体,发生短路拉弧,甚至触发电芯失控,引起连锁的反应。

2、现有技术中,为了抑制动力电池内液体导通带电体和导电体,抑制形成回路,通常在动力电池内部的金属件上贴绝缘膜,对于具有三面相交位置的金属件,单张绝缘膜无法贴敷于三个面上,需手动贴多张绝缘膜,多张绝缘膜贴敷后绝缘膜之间存在接缝,接缝位置易导致金属件裸露,绝缘防护效果差;或在金属件上喷涂绝缘层,所喷涂的绝缘层不耐电解液,易使动力电池热失控后产生短路和拉弧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绝缘防护结构,应用于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防护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面与所述第二导电面相交形成第一交界部,所述第一导电面与所述第三导电面相交形成第二交界部,所述第二导电面与所述第三导电面相交形成第三交界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面沿所述第一交界部和所述第二交界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尺寸大于20毫米,所述第二绝缘面沿所述第一交界部和所述第三交界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尺寸大于20毫米,所述第三绝缘面沿所述第二交界部和所述第三交界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尺寸大于20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防护结构,应用于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防护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面与所述第二导电面相交形成第一交界部,所述第一导电面与所述第三导电面相交形成第二交界部,所述第二导电面与所述第三导电面相交形成第三交界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面沿所述第一交界部和所述第二交界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尺寸大于20毫米,所述第二绝缘面沿所述第一交界部和所述第三交界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尺寸大于20毫米,所述第三绝缘面沿所述第二交界部和所述第三交界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尺寸大于20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通过包括吸塑、吹塑、模压及注塑方式中的一种成型于所述导电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营营刘国雄薛泽锋李镇镇林文生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