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直线电机、电磁悬架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直线电机的轴承安装于定子组件或者动子组件且轴承用于与轴配合以支撑轴,从而提升轴的稳定性。相关技术中,轴承与定子组件或者动子组件的安装方式导致轴承在轴向方向上限位不佳,轴承沿轴向易发生移动甚至易发生脱落等情况,从而影响了直线电机的整体稳定性。因此,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直线电机,该直线电机通过限位凸台和第一限位件共同对第一轴承的轴向两端进行限位,可以降低第一轴承在轴向两端移动或者脱落的可能性,增强第一轴承在动子组件或者定子组件上连接的稳定性,从而可以提升直线电机整体的稳定性;并且,可以充分利用直线电机轴向上的空间,使第一限位件、限位凸台与第一轴承整体的结构紧凑。
2、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直线电机的电磁悬架。
3、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电磁悬架的车辆。
4、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直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组件套设在所述定子组件的外周,所述动子组件包括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的一端形成有装配通孔,所述直线电机包括定子芯轴,所述定子组件套设于所述定子芯轴的外周且相对所述定子芯轴固定,所述定子芯轴穿设于所述装配通孔,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装配通孔内且套设在所述定子芯轴的外周,所述电机壳体上固定有所述限位凸台以及安装有所述第一限位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周壁形成有第一配合凹槽,所述限位凸台的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第一配合凹槽。
4.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组件套设在所述定子组件的外周,所述动子组件包括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的一端形成有装配通孔,所述直线电机包括定子芯轴,所述定子组件套设于所述定子芯轴的外周且相对所述定子芯轴固定,所述定子芯轴穿设于所述装配通孔,所述第一轴承位于所述装配通孔内且套设在所述定子芯轴的外周,所述电机壳体上固定有所述限位凸台以及安装有所述第一限位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周壁形成有第一配合凹槽,所述限位凸台的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第一配合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凹槽贯穿所述第一轴承的远离所述第一限位件的轴向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为环形且沿所述第一轴承的周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为弹性挡圈或金属环或者卡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过盈装配于所述装配通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通孔的内周壁形成有第一安装凹槽,所述第一安装凹槽呈环形且沿所述装配通孔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一限位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通孔的贯穿所述电机壳体的一端为孔外端,所述第一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轴承的邻近所述孔外端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封,所述油封安装于所述装配通孔的内周壁,所述装配通孔的贯穿所述电机壳体的一端为孔外端,所述油封位于所述第一轴承的邻近所述孔外端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通孔的内周壁形成有第二安装凹槽,所述第二安装凹槽呈环形且沿所述装配通孔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二安装凹槽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远离所述第一轴承的一侧,所述油封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凹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线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包括壳主体和盖体,所述盖体连接在所述壳主体的一侧且与所述壳主体共同限定出所述装配通孔,所述限位凸台一体形...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