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鞋底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减震鞋底。
技术介绍
1、鞋是人们在行走时必不可少的用品,而鞋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鞋底,使用良好性能的鞋底会让人们的行走更加舒服。
2、目前的鞋底在制造时往往是一次性发泡成型,其表面结构往往单一固定,而穿戴者的体重及足底结构各不相同,在长时间穿戴后,足底发力部位如前脚掌和足跟等部分会发生挤压收缩,此时鞋底的减震缓冲性能会减弱,影响穿戴体验,同时固定结构的鞋底表面无法针对足底发力时对足弓进行支撑,影响足底的发力习惯,支撑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减震鞋底,详见下文阐述。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减震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的足跟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底处固定连接有片状囊袋,所述鞋底本体的足弓部固定连接有与片状囊袋连通的半月形囊袋,所述凹槽中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足跟缓冲垫。
4、采用上述一种减震鞋底,在发力时,足跟与足跟缓冲垫接触进行初步缓冲,随后带动连接板下移对片状囊袋进行挤压,由于片状囊袋与半月形囊袋连通,将半月形囊袋撑起,此时对足跟进行二次缓冲,同时半月形囊袋对足弓进行支撑,完成缓冲过程。
5、作为优选,所述鞋底本体为eva材质。
6、作为优选,所述鞋底本体的表面外侧固定连接有足外侧垫,所述鞋底本体的表面前侧固定连接有跖趾掌垫。
7、作为优选,所
8、作为优选,所述足跟缓冲垫、足外侧垫及跖趾掌垫的表面均设有防滑垫。
9、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上半部分为倒锥形设计,且足跟缓冲垫的圆周面与其适配,所述凹槽的下半部分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连接板抵接的摩擦纹路。
10、作为优选,所述片状囊袋和半月形囊袋内部均灌注有流动液,且两者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
11、作为优选,所述鞋底本体的上表面外侧一体成型有凸环。
12、有益效果在于:
13、通过足跟与足跟缓冲垫接触进行初步缓冲,随后带动连接板下移对片状囊袋进行挤压,由于片状囊袋与半月形囊袋连通,将半月形囊袋撑起,此时对足跟进行二次缓冲,同时半月形囊袋对足弓进行支撑,完成缓冲过程,通过多次缓冲过程,使鞋底本体在使用时更加舒适,而且在缓冲的同时可对足弓部位进行支撑,辅助纠正足底的发力习惯,提高了支撑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本体(1),所述鞋底本体(1)的足跟部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内底处固定连接有片状囊袋(3),所述鞋底本体(1)的足弓部固定连接有与片状囊袋(3)连通的半月形囊袋(6),所述凹槽(2)中设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足跟缓冲垫(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1)为EVA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1)的表面外侧固定连接有足外侧垫(7),所述鞋底本体(1)的表面前侧固定连接有跖趾掌垫(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足跟缓冲垫(5)的上表面中部为内凹设计,且足跟缓冲垫(5)、足外侧垫(7)及跖趾掌垫(8)均为高密度弹性海绵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足跟缓冲垫(5)、足外侧垫(7)及跖趾掌垫(8)的表面均设有防滑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的上半部分为倒锥形设计,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囊袋(3)和半月形囊袋(6)内部均灌注有流动液,且两者之间通过连接管(9)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1)的上表面外侧一体成型有凸环(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本体(1),所述鞋底本体(1)的足跟部开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内底处固定连接有片状囊袋(3),所述鞋底本体(1)的足弓部固定连接有与片状囊袋(3)连通的半月形囊袋(6),所述凹槽(2)中设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足跟缓冲垫(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1)为eva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1)的表面外侧固定连接有足外侧垫(7),所述鞋底本体(1)的表面前侧固定连接有跖趾掌垫(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足跟缓冲垫(5)的上表面中部为内凹设计,且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小梅,詹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昌泰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