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定位设备,尤其涉及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对产品进行加工时,常常需要采用定位设备对产品进行定位固定,在对多种结构的产品的不同定位处进行定位时,定位设备上不同的定位端与产品之间容易发生松动,造成定位设备对产品不同定位处的定位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定位装置,以解决对多种结构的产品的不同定位处进行定位时,定位设备上不同的定位端与产品之间容易发生松动,造成定位设备对产品不同定位处的定位不稳定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包括:安装机构、活动机构、定位机构和加压机构。活动机构包括活动件,活动件与安装机构活动连接。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定位部,沿第一方向,两个定位部位于活动件的一侧,定位部还与安装机构活动连接,活动件被配置为分别带动两个定位部沿第一方向和与第一方向的反方向运动。缓冲机构包括两个弹性件,每个弹性件设于一个定位部与活动机构之间。活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时,活动件对弹性件施力,两个弹性件形变并带动两个定位部沿第一方向移动或使定位部具有沿第一方向移动的趋势。加压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加压面和一个加压组件,至少一个加压面位于一个定位部,加压面位于定位部朝向安装机构的一侧,两个定位部上的加压面相向设置。加压组件设置于活动件和两个定位部之间,沿第一方向运动的加压组件至少作用于一个加压面。
3、上述实施例的定位装置,活动机构通过缓冲机构分别带动两个定位部移动,当其中一个定位部接触工件后,活动机构还能继续通过缓冲机构带动另一个定位部
4、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压面为倾斜的平面,两个加压面之间的距离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逐渐增大;加压组件沿第一方向带动分别作用于两个定位部的加压面。
5、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倾斜的平面的设置,以便于加压组件能够一个加压面后,向另一个加压面移动,以满足加压组件能够通过倾斜的平面同时接触不同位移量的两个定位部,进而实现两个定位部同时定位的效果;通过倾斜的平面的设置以减小加压组件在两个加压面之间移动的阻力,降低了加压组件的移动时受到的阻碍和冲击,有助于提高加压组件对定位部进行加压的快速性和稳定性。
6、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压组件包括滚动件,滚动件能够沿第一方向朝向两个加压面移动靠近,并分别与两个加压面滚动接触。
7、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滚动件以减小加压组件与定位部之间的摩擦阻力,能够顺利作用于两个定位部,以对定位部进行限位。
8、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压组件包括活动杆,活动杆沿第一方向朝向两个加压面移动靠近,活动杆的一端与一个加压面滑动接触。
9、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活动杆以减小加压组件与定位部之间的摩擦阻力,能够顺利作用于两个定位部,以对定位部进行限位。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件具有穿置于两个定位部之间的嵌入部,嵌入部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具有两个相对的端口,其中一个定位部与其中一个端口对应,另一个定位部与另一个端口对应;加压组件包括具有与加压面接触的工作面;加压机构活动穿置于通孔内,加压组件的工作面能够分别穿过两个端口朝通孔外延伸。
11、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加压组件设置于通孔内,以便于活动件通过通孔带动加压组件移动,从而便于两个定位部移动复位,另外,通过通孔对加压组件进行移动导向,以便于加压组件接触其中一个加压面后,在加压面和活动件的作用下朝向另一加压面移动,从而精准作用于另一加压面。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装置还包括若干个设置于安装机构内的连接杆,一个定位部与至少一个连接杆对应,连接杆的一端与对应的定位部可拆卸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活动穿置于活动机构;活动机构通过上述连接杆带动定位部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移动。
13、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连接杆的设置,以便于活动机构能够带动两个定位部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移动,以实现本定位装置松开工件的功能。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装置还包括设于安装机构的检测机构,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活动机构于安装机构内的位置。
15、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检测机构对活动机构的位置进行检测,以对活动机构的移动位置进行自动确定,从而避免活动机构位移过大而导致定位部对工件产生夹伤的风险。
16、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机构远离于定位部的一端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容腔;定位装置还包括活塞组件和缸盖;活塞组件于容腔内活动设置,活塞组件与活动机构连接,缸盖用于盖合容腔,安装机构上开设有与容腔连通的第一连通口。
17、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安装机构上设置容腔,使安装机构整体形成气缸结构,通过向第一连通口输入气源,以推动活塞组件带动活动机构移动,即可实现驱动活动机构带动定位部对产品进行定位的需求,有助于减小设备的体积,使得本定位装置的构造更为紧凑。
18、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凸台,定位部朝向活动机构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垂直于第二方向的横截面为t型,活动机构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垂直于第二方向的横截面为t型,一个定位部与至少一个第二凹槽对应;连接杆朝向定位部的一端的凸台穿置于第一凹槽内;连接杆朝向活动机构的一端的凸台穿置于第二凹槽内,且该凸台穿过活动机构远离定位部的一侧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活动设置;第二方向为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
19、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连接杆上的其中一凸台作用于第一凹槽,另一凸台作用于第二凹槽,以实现活动机构通过连接杆带动定位部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移动的目的,通过连接杆能够穿过活动机构,降低了连接杆对沿第一方向运动的活动机构产生阻碍,以便于活动机构通过压缩缓冲机构带动定位部沿第一方向移动。
20、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机构上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开口,连接杆位于开口沿第二方向的投影内,开口用于供连接杆于安装机构内取出;安装机构还包括用于盖合开口的盖板。
21、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开口的设置,以便于将连接杆与定位部和活动机构分离,降低了需要沿第一方向或第一方向的反方向依次对安装机构内的部件进行拆卸,降低了需要拆卸的部件数量和拆卸工序,从而有利于快速更换不同的定位部,有助于提高本定位装置的便捷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面为倾斜的平面,两个所述加压面之间的距离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加压组件沿第一方向带动分别作用于两个所述定位部的所述加压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组件包括滚动件,所述滚动件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两个所述加压面移动靠近,并分别与两个所述加压面滚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组件包括活动杆,所述活动杆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两个所述加压面移动靠近,所述活动杆的一端与一个所述加压面滑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具有穿置于两个定位部之间的嵌入部,所述嵌入部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具有两个相对的端口,两个所述端口的连线方向与两个所述定位部的连线方向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若干个设置于所述安装机构内的连接杆,一个定位部与至少一个所述连接杆对应,连接杆的一端与对应的定位部可拆卸连接,连接杆的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机构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活动机构于所述安装机构内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远离于所述定位部的一端设有与外界相通的容腔;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凸台,所述定位部朝向所述活动机构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垂直于第二方向的横截面为T型,所述活动机构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横截面为T型,一个所述定位部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凹槽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上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开口,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开口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投影内,所述开口用于供所述连接杆于所述安装机构内取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面为倾斜的平面,两个所述加压面之间的距离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加压组件沿第一方向带动分别作用于两个所述定位部的所述加压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组件包括滚动件,所述滚动件能够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两个所述加压面移动靠近,并分别与两个所述加压面滚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组件包括活动杆,所述活动杆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两个所述加压面移动靠近,所述活动杆的一端与一个所述加压面滑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具有穿置于两个定位部之间的嵌入部,所述嵌入部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具有两个相对的端口,两个所述端口的连线方向与两个所述定位部的连线方向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若干个设置于所述安装机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彩科,全承来,黄裕文,邓兆鑫,刘中杰,肖继海,李俊林,许东,
申请(专利权)人: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