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浅海深水区泥沙底海域的多层箱式海珍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70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适用于浅海深水区泥沙底海域的多层箱式海珍礁,其特征在于,该设施设有钢筋混凝土浇铸的礁体壳、嵌插于礁体壳内部的聚乙烯波纹板、用于封闭整个海珍礁体壳开口的PVC板,聚乙烯波纹板通过礁体壳内壁上的卡槽嵌插入礁体壳内部,PVC板通过上底面预制滑槽插入礁体壳中,形成完整的多层箱式海珍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刺参、鲍等海珍品的养殖设施,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浅海深水 区泥沙底海域的多层箱式海珍礁。
技术介绍
当前,刺参、鲍等海珍品养殖主要有筏式#^和底播养殖等两种#51模式。 筏式养殖技术主要是用一根^i虽作为浮绠,浮绠上设有若干大型浮漂,浮绠两端 经根绳由木桩固定在海底,使浮绠浮动在水中,浮绠下方悬挂若干养殖笼,养殖笼内装有养殖的刺参等海珍品,该种养殖模式的主要缺点是养殖生物成活率低, 且结构的抗风浪能力差,主要养殖区域集中在20米等深线以内的7jC域。底播^M 技术是在海区内直接播撒苗种,或者通过在养殖海区投放石块等后播撒苗种,该 种养殖模式主要应用于池塘养殖,苗种极易遭遇敌害,成活率低,且回捕困难, 劳动强度大,回捕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筏式养殖和底播#51在朿惨、鲍等#51中的不足,拓宽# 1空 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浅海深水区泥沙底海域的多层箱式海珍礁,该设施采 用立体的多层箱式结构,为刺参、鲍等海珍品提供更多的附着空间和遮蔽场所, 充分利用养殖水体,减弱风 树养殖系统的影响,并能够明显减少敌害生物的影 响,方便管理和收获。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浅海深水区泥沙底海域的多层箱式海珍礁,其特征在于,该设施设有钢筋混凝土浇铸的礁体壳、嵌插于礁体壳内部的聚乙烯波纹板、用于封闭整个海珍礁体壳开口的PVC板,聚乙烯波纹板通过礁体壳内壁上的卡槽嵌插入礁体壳内部,PVC板通过上底面预制滑槽插入礁体壳中,形成完整的多层箱式海珍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浅海深水区泥沙底海域的多层箱式海珍礁,其特征在于,该设施设有钢筋混凝土浇铸的礁体壳、嵌插于礁体壳内部的聚乙烯波纹板、用于封闭整个海珍礁体壳开口的PVC板,聚乙烯波纹板通过礁体壳内壁上的卡槽嵌插入礁体壳内部,PVC板通过上底面预制滑槽插入礁体壳中,形成完整的多层箱式海珍礁。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浅海深水区泥沙底海域的多层箱式海珍礁, 其特征在于,礁体壳是空心立方体礁体壳,其上底面、前侧面、左侧面、右侧面 在浇铸过程中各均匀留有圆孔,后侧面开口,下底面为不留孔的实体侧面;上底 面M后侧面的部分预制滑槽,左侧面、右侧面和下底面内壁靠近后侧面的部分 预制用于插入PVC板的滑槽;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内壁各留有平行的与前侦腼垂直 的用于插入聚乙烯波纹板的槽;聚乙烯波纹板上均匀的打上圆孔;PVC板上均匀 的打上圆孔。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浅海深水区泥沙底海域的多层箱式海珍礁, 其特征在于,多层箱式海珍礁体壳是边长为150cm、壁厚为8cm的空心立方体礁 体壳;礁体壳上底面、前侧面、左侧面、右侧面在浇铸过程中各均匀留有25个直 径10cm的圆孔,圆?Lt间间隔为15cm,最外侧圆孔与相应外侧面的间距为20cm; 礁体壳后侧面开口,下底面为不留孔的实体侧面。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浅海深水区泥沙底海域的多层箱式海珍礁, 其特征在于,多层箱式海珍礁体壳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内壁各留有平行的与前侧面 垂直的24个卡槽,卡槽宽度为2cm、深度为3cm,卡槽之间间距为3cm,最上端 卡槽距离上底面8cm,最下端卡槽距离下底面9cm,卡槽用于插入聚乙烯波纹板; 上底面距后侧面8cm处居中位置留出长140cm、宽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生张立斌刘鹰许强于宗赫邢坤刘保忠刘青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