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门窗框架,具体涉及一种门窗框架。
技术介绍
1、门窗按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围护构件或分隔构件,有不同的设计要求要分别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水和防火等功能,新的要求节能,寒冷地区由门窗缝隙而损失的热量,在门窗进行使用时门窗的框架是必不可少的,在门窗框架加工后需要对其进行集中堆放进行运输,而现有的门框多采用一体成型式结构,体积较大占用位置多,空间利用率较低,也不利于工作人员将其搬运至指定地点安装,且门框在安装时,会因为在墙上所开槽较大,从而导致门框在安装时需要通过施工人员对木块不断修剪塞在门框和安装槽之间,以此来对门框进行固定,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门窗框架以解决上述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窗框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门窗框架,包括两组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的两端均通过安装机构卡接有第二框架,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延伸组件、定位组件和按压组件,所述延伸组件包括摇把,所述第一框架一侧两端均开设有旋转槽,所述摇把转动连接于旋转槽内侧,所述第一框架内部位于旋转槽一侧开设有调节槽,所述摇把延伸至调节槽内侧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内侧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于调节槽内侧,所述第一框架内部位于调节槽一侧开设有伸缩槽,所述转动杆延伸至伸缩槽内侧的一端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侧螺纹连接有伸缩筒,所述伸缩
4、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侧两端均安装有定位弹簧,所述定位弹簧顶部安装有活动罩,所述活动罩呈“凸”字型,所述活动罩与第一活动槽为滑动连接,所述活动罩顶端安装有顶块。
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按压组件包括压板,所述第二框架内部两端均开设有与伸缩筒滑动连接的延伸槽,所述第二框架内部位于延伸槽上方开设有按压槽,所述压板滑动连接于按压槽内侧,所述按压槽内侧两端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压板两端均安装有与第二限位槽内侧滑动连接的第二限位块。
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压板的截面呈“t”型,所述按压槽内侧底端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压板底端凸起处和顶块均与滑动槽为滑动连接。
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框架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排列安装有多组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安装有推罩。
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摇把的握柄处安装有防滑套。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技术中,通过将第二框架贴合于第一框架一端后握住防滑套转动摇把配合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转动杆即可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使得伸缩筒随之进行旋转,完全延伸至延伸槽内侧后定位弹簧带动活动罩和顶块弹出,顶块卡入滑动槽内侧将压板顶起,此时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完成卡接拼装,反之需要拆卸时只需要配合第二限位块和第二限位槽将压板按下使得压板底端凸起处卡入滑动槽内侧将顶块压回,接着转动摇把再次带动伸缩筒回缩即可将二者再次分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运输时可将门窗框分解拆卸放置节省空间,增加空间的利用率,也便于工作人员将分解后体积减小的各个部件携带至指定地点进行拼装操作。
11、2、本技术中,通过将门窗框放置在墙体上开设的凹槽内侧,第二框架两端的推罩可配合复位弹簧与凹槽侧壁接触,复位弹簧可根据与凹槽之间的间距带动推罩进行回缩伸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窗框架,包括两组第一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1)的两端均通过安装机构卡接有第二框架(2),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延伸组件、定位组件和按压组件,所述延伸组件包括摇把(3),所述第一框架(1)一侧两端均开设有旋转槽,所述摇把(3)转动连接于旋转槽内侧,所述第一框架(1)内部位于旋转槽一侧开设有调节槽(5),所述摇把(3)延伸至调节槽(5)内侧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锥齿轮(6),所述第一锥齿轮(6)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7),所述第二锥齿轮(7)内侧安装有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转动连接于调节槽(5)内侧,所述第一框架(1)内部位于调节槽(5)一侧开设有伸缩槽(9),所述转动杆(8)延伸至伸缩槽(9)内侧的一端安装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外侧螺纹连接有伸缩筒(11),所述伸缩槽(9)内侧两端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伸缩筒(11)两端均安装有与第一限位槽内侧滑动连接的第一限位块(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活动槽(13),所述第一活动槽(13)内侧两端均安装有定位弹簧(14),所述定位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门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包括压板(17),所述第二框架(2)内部两端均开设有与伸缩筒(11)滑动连接的延伸槽,所述第二框架(2)内部位于延伸槽上方开设有按压槽(18),所述压板滑动连接于按压槽(18)内侧,所述按压槽(18)内侧两端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9),所述压板(17)两端均安装有与第二限位槽(19)内侧滑动连接的第二限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门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7)的截面呈“T”型,所述按压槽(18)内侧底端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压板(17)底端凸起处和顶块(16)均与滑动槽为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2)一侧开设有安装槽(20),所述安装槽(20)排列安装有多组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安装有推罩(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把(3)的握柄处安装有防滑套(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窗框架,包括两组第一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1)的两端均通过安装机构卡接有第二框架(2),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延伸组件、定位组件和按压组件,所述延伸组件包括摇把(3),所述第一框架(1)一侧两端均开设有旋转槽,所述摇把(3)转动连接于旋转槽内侧,所述第一框架(1)内部位于旋转槽一侧开设有调节槽(5),所述摇把(3)延伸至调节槽(5)内侧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锥齿轮(6),所述第一锥齿轮(6)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7),所述第二锥齿轮(7)内侧安装有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转动连接于调节槽(5)内侧,所述第一框架(1)内部位于调节槽(5)一侧开设有伸缩槽(9),所述转动杆(8)延伸至伸缩槽(9)内侧的一端安装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外侧螺纹连接有伸缩筒(11),所述伸缩槽(9)内侧两端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伸缩筒(11)两端均安装有与第一限位槽内侧滑动连接的第一限位块(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窗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活动槽(13),所述第一活动槽(13)内侧两端均安装有定位弹簧(14),所述定位弹簧(14)顶部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传文,韩传玉,姜涛,张丛刚,薛倩,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宏阳达门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