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量子光源,尤其是一种用于增强二次谐波效应的全介质超构表面。
技术介绍
1、非线性光学效应被广泛运用于激光技术、信息传输和材料分析等领域,倍频技术是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典型应用。其中,二次谐波转换是指材料对于入射基频场产生二阶非线性极化产生倍频光,被广泛应用生物传感、材料结构分析、激光光源产生等一系列领域。传统采用倍频晶体如钛酸钡(batio3)、磷酸二氢钾(kdp)和铌酸锂(linbo3)等块状材料,其薄膜谐波转化效率较低,不适应光学器件便携化,集成化,高效化的发展趋势。
2、近年来发展的基于等离子激元的超构表面,可实现增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探测,光波前调控和超分辨成像等领域。但是等离子激元的超构表面存在损耗较大,损伤阈值低等问题,不适用于高效率的非线性光学倍频转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增强二次谐波效应的全介质超构表面,解决现有技术中等离子激元的超构表面损耗大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增强二次谐波效应的全介质超构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层(1)和非线性材料层(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强二次谐波效应的全介质超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线性材料柱对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强二次谐波效应的全介质超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线性材料柱对的不对称度调控范围为0~0.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强二次谐波效应的全介质超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线性材料柱对之间的相对宽度可调节,用于调控非线性材料柱对的不对称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增强二次谐波效应的全介质超构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层(1)和非线性材料层(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强二次谐波效应的全介质超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线性材料柱对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强二次谐波效应的全介质超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线性材料柱对的不对称度调控范围为0~0.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强二次谐波效应的全介质超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线性材料柱对之间的相对宽度可调节,用于调控非线性材料柱对的不对称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强二次谐波效应的全介质超构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线性材料层(2)的材料为非中心对称介质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富利,叶哲浩,樊元成,孙康瑶,邱维熙,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