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建筑负荷计算的建筑信息化模型转换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76730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用于建筑负荷计算的建筑信息化模型转换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用于建筑负荷计算的建筑信息化模型转换方法包括步骤:读取待转换处理的IDF格式的建筑模型信息及运行信息,读取过程中进行数据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IDF格式的建筑模型信息记录在存储空间;逐句读取预处理后IDF格式的建筑模型信息,根据信息属性将读取的建筑信息对应记录于建筑负荷计算目标数据结构中,形成建筑负荷计算目标软件能识别的建筑模型信息数据结构文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IDF格式的建筑模型信息转换生成可被建筑负荷计算目标软件读入识别的建筑标准信息化模型文件,且转换后的数据结构简洁、清晰,有利于保证计算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负荷计算,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负荷计算的建筑信息化模型转换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目前,用于建筑负荷和能耗计算的工具包括doe-2、energyplus、trnsys、以及dest和ibe(爱必宜)等,这类建筑负荷和能耗计算工具多为计算内核,不具备交互界面,需要采用其他建模软件生成的建筑信息化模型作为输入文件。目前大多采用openstudio生成的idf文件作为输入文件来读取建筑模型信息。openstudio作为一种建筑性能化分析软件,是将建筑的三维几何信息描述成模块化的信息数据,存储在idf文件当中。将idf文件导入energyplus、trnsys等建筑能耗模拟内核软件,即可进行负荷和能耗计算。目前的建筑负荷计算核心ibe软件(爱必宜)具有独立的输入数据结构,尚无法直接读取openstudio生成的idf文件。因此,如何将idf文件转换为ibe能够识别的文件格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上述的技术中的缺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建筑负荷计算的建筑信息化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建筑负荷计算的建筑信息化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过程中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去除冗余信息以及注释性信息,所述冗余信息包括空格与空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建筑负荷计算的建筑信息化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型信息数据结构文件采用文本文件形式存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建筑负荷计算的建筑信息化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型信息数据结构文件采用txt文件格式存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建筑负荷计算的建筑信息化...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建筑负荷计算的建筑信息化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建筑负荷计算的建筑信息化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过程中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去除冗余信息以及注释性信息,所述冗余信息包括空格与空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建筑负荷计算的建筑信息化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型信息数据结构文件采用文本文件形式存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建筑负荷计算的建筑信息化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模型信息数据结构文件采用txt文件格式存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建筑负荷计算的建筑信息化模型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建筑负荷计算目标软件能识别的建筑模型信息数据结构文件后,存储于云数据中心供用户下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建筑负荷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德宇徐伟于震卢笛姜凌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