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电极组件、电池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1、目前常规电池的电解液都是从电池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向中间浸润,浸润效果有限,会直接限制电池的充放电速度,还会影响电极界面,严重的会导致界面黑斑析锂,进而影响循环使用寿命。为了增加电解液进入电极组件内部的通道,改善电池的浸润能力,电解液在电池内部分布更加均匀,进而能够改善电池的循环界面,专利公开号为cn115995526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极组件、电化学装置以及用电设备,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隔离膜、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隔离膜设置于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第一极耳与第一极片连接,第二极耳与第二极片连接,第一极片包括沿其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子极片,第一极耳与多个第一子极片连接。
2、但是该技术方案同一极片的子极片之间通过极耳相互连接来改善电解液浸润,这会导致电池的阻抗增大,因此该技术方案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电极组件虽然提高了电池中电解液的浸润能力,但是导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1)、第二极片(2)和隔离膜,隔离膜设置在第一极片(1)和第二极片(2)之间,第一极片(1)上设有第一极耳(3),第二极片(2)上设有第二极耳(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1)和第二极片(2)均包括集流体(5),集流体(5)的任一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活性物质涂覆区(6),相邻两个活性物质涂覆区(6)之间的集流体为第一空箔区,相邻两个活性物质涂覆区(6)在所述集流体(5)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在第一空箔区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活性物质涂覆区(6)之间的间距为0.2~2mm。
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1)、第二极片(2)和隔离膜,隔离膜设置在第一极片(1)和第二极片(2)之间,第一极片(1)上设有第一极耳(3),第二极片(2)上设有第二极耳(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1)和第二极片(2)均包括集流体(5),集流体(5)的任一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活性物质涂覆区(6),相邻两个活性物质涂覆区(6)之间的集流体为第一空箔区,相邻两个活性物质涂覆区(6)在所述集流体(5)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在第一空箔区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活性物质涂覆区(6)之间的间距为0.2~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箔区设有若干个贯穿集流体的浸润孔(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润孔(7)沿集流体(5)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润孔(7)的宽度为相邻活性物质涂覆区(6)之间的间距,浸润孔(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丽,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