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诊部外科下肢换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6663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4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门诊部外科下肢换药装置,涉及下肢换药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前后两端贯穿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活动设置有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一安装柱的外壁固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后端与支撑架的前端贴合。该换药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安装柱和固定环,根据患者腿部所需要的弯曲程度,将两个第一安装柱插在合适高度的第一通孔内,使得固定环的后端与支撑架的前端贴合,然后患者的大腿可以放置在两个第一安装柱上,由于两个第一安装柱的高度可以不同,所以可以方便对患者的腿部弯曲放置,解决了下肢换药装置通常不方便快速调节对腿部支撑结构的角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下肢换药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门诊部外科下肢换药装置


技术介绍

1、下肢创口换药是指对于下肢部位的创伤或手术切口,需要进行定期更换敷料,以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并促进伤口愈合的过程,下肢创口可能包括手术切口、外伤导致的创伤,或者慢性创面,如溃疡等,在门诊部外科治疗过程中,对于下肢伤口的处理时,尤其是患者需要进行频繁的换药时,通常利用支架等支撑结构将患者的下肢支撑至合适的角度再进行换药。

2、目前,专利号为cn201320870351.9的技术公开了一种下肢换药护理器,包括壳体,壳体上滑动安装有下肢支撑装置,下肢支撑装置包括滑动箱,滑动箱上固定安装有两竖直设置的导杆,导杆上滑动安装有一连接板,连接板远离导杆的一侧连接一设有凹槽的支撑板,滑动箱上转动安装有一与导杆平行设置的螺杆,螺杆一端穿过连接板且与连接板螺纹连接,螺杆的另一端伸入滑动箱且端部设有从动锥齿轮,该技术对下肢伤口清洗、换药方便,并能够降低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减轻患者痛苦,广泛应用于外科护理中,但是该装置仅能够对腿部水平抬起,当患者的腿部不方便水平摆放时不利于换药工作的快速进行,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诊部外科下肢换药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前后两端贯穿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通孔(2),所述第一通孔(2)的内壁活动设置有第一安装柱(3),所述第一安装柱(3)的外壁固接有固定环(4),所述固定环(4)的后端与支撑架(1)的前端贴合,所述支撑架(1)的下方设置有用于调节支撑架(1)角度的角度调节组件(5),所述支撑架(1)的上下两端内壁固接有对称的支撑块(6),所述支撑块(6)的前后两端贯穿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三通孔(7),所述第三通孔(7)的内壁活动设置有第二安装柱(8),所述支撑架(1)的左右两端贯穿开设有对称的第四通孔(9),所述支撑架(1)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诊部外科下肢换药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前后两端贯穿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通孔(2),所述第一通孔(2)的内壁活动设置有第一安装柱(3),所述第一安装柱(3)的外壁固接有固定环(4),所述固定环(4)的后端与支撑架(1)的前端贴合,所述支撑架(1)的下方设置有用于调节支撑架(1)角度的角度调节组件(5),所述支撑架(1)的上下两端内壁固接有对称的支撑块(6),所述支撑块(6)的前后两端贯穿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三通孔(7),所述第三通孔(7)的内壁活动设置有第二安装柱(8),所述支撑架(1)的左右两端贯穿开设有对称的第四通孔(9),所述支撑架(1)的上端贯穿开设有第一槽体(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诊部外科下肢换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前后两端内壁下部固接有第二承载块(11),所述第二承载块(11)分设为三个,所述第二承载块(11)的上端开设有第二槽体(12),所述第二槽体(12)的内壁活动设置有废品收集盒(13),所述第二承载块(11)呈“u”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诊部外科下肢换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6)的左右两端贯穿开设有第五通孔(14),所述支撑块(6)的右端固接有固定块(15),所述固定块(15)上固接有加热棒(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诊部外科下肢换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后端下部固接有第三承载块(17),所述支撑架(1)的后端上部固接有第四承载块(24),所述第三承载块(17)的上端固接有抽液泵(18)和药箱(19),所述抽液泵(18)的抽液端通过管体连接于第一槽体(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丽娟田野许杰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京南医疗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