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纤维状矢量传感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6662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柔性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纤维状矢量传感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高分子基底形成于底板表面,将传感单元形成于高分子基底的表面上,通过卷膜法将高分子基底由底板表面剥离,形成纤维状矢量传感器件;其中,传感单元分布于纤维状矢量传感器件的轴向上,且在纤维状矢量传感器件的横截面上,传感单元与横截面中心不重合;所述的传感单元为阻变传感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满足三维复杂运动实时检测需求的问题,通过纤维内多个阻变传感单元的有效协同,实现了在三维空间内对纤维任意弯曲角度以及方向的同时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柔性电子,具体涉及一种纤维状矢量传感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应变传感器件作为一种智能电子设备,在医疗器械、人机交互、物联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纤维状应变传感器件可通过编织的方法与织物集成,相比传统柔性平面膜状器件,具有更高柔性、灵活度、应变稳定性等特点,在柔性电子、可穿戴设备、智能织物等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2、目前纤维状应变传感器仅可实现对应变大小及弯曲角度大小的监测,还无法实现对三维空间内应变和弯曲方向的有效检测,其应用主要局限于已知弯曲方向的应用场景,难以满足可穿戴设备、智能织物、柔性机器人对三维复杂运动的实时检测需求,极大制约了其实际应用。

3、如中国专利cn111678424b公开了一种纤维状柔性应变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传感器包括弹性聚合物芯层和导电复合材料皮层;其中导电复合材料组分包括弹性聚合物与炭黑纳米粒子,炭黑纳米粒子在导电复合材料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16wt%~30wt%,纤维状柔性应变传感器正常工作的应变范围为0%~120%。中国专利cn106943147a公开了一种具有形状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维状矢量传感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状矢量传感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基底为弹性体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纤维状矢量传感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体材料为硅橡胶、聚氨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纤维状矢量传感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基底为薄膜状,厚度为1-3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状矢量传感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状矢量传感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状矢量传感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基底为弹性体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纤维状矢量传感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体材料为硅橡胶、聚氨酯、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纤维状矢量传感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基底为薄膜状,厚度为1-3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状矢量传感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分子基底表面还设置有聚合物缓冲层,所述的传感单元形成于聚合物缓冲层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纤维状矢量传感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培宁王臻艾玉露彭慧胜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