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蚁监测装置的外壳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6636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44
本技术涉及白蚁监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白蚁监测装置的外壳,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锥块,壳体的外壁上端固定安装有裙边,壳体的外壁位于裙边的下端均匀开设有活动孔,通过设置了凸块组件和清理机构,通过将凸块组件上的通孔设置在凸块本体的底部,能够防止杂质掉落在通孔上堵塞通孔,同时通过转动清理调节块带动丝杆旋转,丝杆分别带动第一升降清理组件、第二升降清理组件、第三升降清理组件和第四升降清理组件朝下移动对通孔处堵塞的杂质进行清理,提高了整体装置的清理效果,同时在清理的时候十分省力,不会对整个埋在土壤里的装置造成松动,保证了整个装置对白蚁的稳定监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白蚁监测,尤其涉及一种白蚁监测装置的外壳


技术介绍

1、蚁监测装置,一般由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部的饵料和电子模块组成,将白蚁监测装置埋入需监测位置的土壤中,通过饵料对白蚁进行引诱,当有白蚁侵入时,通过电子模块在第一时间准确获取白蚁侵入信息,并及时将蚁情信息上传到监控平台,从而实现对白蚁危害的动态监控,针对性地制定科学的灭杀和预防方案,大幅度提高白蚁防治效果和效率。白蚁监测装置的外壳的四周一般是直接设置有水平贯穿的孔洞,从而方便白蚁被引诱进入外壳内部。经检索,申请号202321068447.3公开了一种白蚁监测装置的外壳,包括有筒体和设置在筒体顶部的端盖,筒体的四周固定设置有多个凸块,凸块与筒体内部相接通且其顶部开设有与外界相接通的通孔,凸块的内部滑动设置有用于将通孔密封的密封片,密封片的一端延伸至筒体内部并连接有驱动机构。

2、但是这种装置的的通孔设置在凸块的顶部,会造成其安放在土壤中时,土壤中的碎石、杂草、土块等各种杂质容易落在通孔上堵塞这些孔洞,影响其使用效果,即使使用驱动机构对其通孔进行清理,清理过后杂质还是会掉落在孔洞上,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蚁监测装置的外壳,包括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锥块(11),壳体(10)的外壁上端固定安装有裙边(12),壳体(10)的外壁位于裙边(12)的下端均匀开设有活动孔,壳体(10)的外壁位于活动孔处均匀固定安装有凸块组件(13),壳体(10)的内壁设置有清理机构(14),凸块组件(13)包括有凸块本体(15),且凸块本体(15)的一侧壁面与壳体(10)的外壁固定连接,凸块本体(15)的底部开设有通孔(16),凸块本体(15)的外壁位于活动孔处开设有限位活动槽(17),清理机构(14)包括有清理调节块(18),清理调节块(1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丝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蚁监测装置的外壳,包括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锥块(11),壳体(10)的外壁上端固定安装有裙边(12),壳体(10)的外壁位于裙边(12)的下端均匀开设有活动孔,壳体(10)的外壁位于活动孔处均匀固定安装有凸块组件(13),壳体(10)的内壁设置有清理机构(14),凸块组件(13)包括有凸块本体(15),且凸块本体(15)的一侧壁面与壳体(10)的外壁固定连接,凸块本体(15)的底部开设有通孔(16),凸块本体(15)的外壁位于活动孔处开设有限位活动槽(17),清理机构(14)包括有清理调节块(18),清理调节块(1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丝杆(19),且丝杆(19)的底部与锥块(11)的顶部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蚁监测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9)的外壁上端固定安装有轴承(20),且轴承(20)的外壁与壳体(10)的内壁上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蚁监测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9)的外壁上端与壳体(10)的内壁上端通过轴承(20)活动连接,丝杆(19)的外壁上端螺纹连接有第一升降清理组件(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蚁监测装置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9)的外壁位于第一升降清理组件(21)的下端螺纹连接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腾福廖泳朱师萍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迅科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