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茶叶制备方法及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茶叶制备方法及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6541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叶制备方法及烘干装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全胚芽状态下的苦荞颗粒经过超微粉碎加工,得到的粉末状苦荞粉加入水,然后通过制粒机挤压成颗粒胚料;步骤二:再将挤压得到的颗粒胚料整齐地摆放到烘干装置上,依次进行烘干和炒熟;步骤三:将炒熟后的颗粒胚料,通过包装设备依次装进包装袋内,再进行收集处理;当挡板和L形限位板接触,继续控制气缸的伸出端伸长,传动杆不发生移动,通过推板对滚轮提供推力,使得连接架带动推拉杆和刮板移动,通过刮板将翻转槽上的颗粒胚料刮下,沿着翻转槽进入炒料桶内,避免残留的颗粒胚料附着在翻转槽上,便于颗粒胚料的快速下料,从而提高对苦荞全株茶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苦荞茶生产,具体为一种茶叶制备方法及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1、苦荞全株茶是使用全胚芽状态下的苦荞颗粒为原料制作成的茶,通过超微粉碎加工,可以完全保留其营养成分,同时也使其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而苦荞的蛋白质主要储存在麦粒中,而黄酮集中在谷壳中,无论是苦荞直接制作的面粉等食品或苦荞茶,对谷壳常常直接抛弃,造成浪费,需要提出一种方案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2、如公开号为cn111134224a的专利文件,该方案将苦荞幼嫩植株和麦粒混合制茶,得到的苦荞全株茶营养成分全面,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各种成分比例适应不同的口感和营养需求,采用深度造粒使各种成分更容易释放在茶汤中并被人体吸收;

3、但是在现有的苦荞全株茶制备过程中,需要对造粒成型的胚料进行烘干和炒熟,而在烘干的过程中,颗粒胚料干燥后,容易附着在用于烘干颗粒胚料的摆放板上,不便进行下料炒熟;同时,烘干的过程时间较长,且颗粒胚料难以得到全方位的烘干,影响烘干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方案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2、(1)如何解决在烘干的过程中,颗粒胚料干燥后,容易附着在用于烘干颗粒胚料的摆放板上,不便进行下料炒熟的问题;

3、(2)如何解决烘干的过程时间较长,且颗粒胚料难以得到全方位地烘干,影响烘干效率的问题。

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茶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5、步骤一:将全胚芽状态下的苦荞颗粒经过超微粉碎加工,得到的粉末状苦荞粉加入水,然后通过制粒机挤压成颗粒胚料;

6、步骤二:再将挤压得到的颗粒胚料整齐地摆放到烘干装置上,依次进行烘干和炒熟;

7、步骤三:将炒熟后的颗粒胚料,通过包装设备依次装进包装袋内,再进行收集处理。

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的烘干装置中通过刮板的移动,将位于翻转槽上的颗粒胚料刮下,避免残留的颗粒胚料附着在翻转槽上,便于颗粒胚料的快速下料。

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的烘干装置中通过第二吹风管将气流朝向颗粒胚料吹出,颗粒胚料与炒料桶开口处之间的气压降低,使得炒料桶内的热风将加快颗粒胚料的干燥速度。

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炒料桶转动的电机,所述底座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输送颗粒胚料的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与炒料桶之间设置有用于加快颗粒胚料干燥速度的吹风机构。

1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与底座固定连接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转动设置有翻转槽,所述翻转槽的一端底部固定安装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上开设有斜槽,所述斜槽的底部朝向支撑座设置,所述翻转槽后方的底座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正面设置有用于刮下干燥颗粒胚料的刮料单元。

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架,两个所述安装架上共同活动插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通过拨杆与斜槽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挡板,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l形限位板,所述l形限位板的位置与挡板的位置对应。

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向设置的气缸,所述气缸的伸出端固定安装有推板,所述传动杆活动贯穿推板的底部,所述推板与挡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拉力弹簧。

14、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刮料单元包括倾斜设置的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位置与翻转槽的位置对应,所述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用于引导推拉杆的导向架。

15、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两个所述导向架之间的推拉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底部转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的位置与推板的位置对应,所述连接架与远离刮板的导向架之间弹性设置有第二拉力弹簧;将挤压得到的颗粒胚料整齐摆放到翻转槽靠近传动板的一端顶部,气缸的伸出端处于最短,使得翻转槽处于水平状态,此时,开启若干个电加热棒,通过若干个电加热棒对炒料桶内预热;位于翻转槽上的颗粒胚料在干燥凝固之后,控制气缸的伸出端伸长,在此过程中,通过推板配合第一拉力弹簧和挡板带动传动杆移动,使得拨杆在斜槽内滑动,带动翻转槽发生翻转,此时,刮板与翻转槽的倾斜角度相同,且刮板位于翻转槽内,当气缸的伸出端伸长至设定长度时,挡板和l形限位板接触,继续控制气缸的伸出端伸长,传动杆不发生移动,通过推板对滚轮提供推力,使得连接架带动推拉杆和刮板移动,通过刮板将翻转槽上的颗粒胚料刮下,沿着翻转槽进入炒料桶内,避免残留的颗粒胚料附着在翻转槽上,便于颗粒胚料的快速下料,从而提高对苦荞全株茶的生产效率。

1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吹风机构包括与固定板固定连接的调节缸,所述调节缸的内壁滑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端转动设置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与翻转槽的底部滚动连接,所述活塞的底部与调节缸的内壁底部之间弹性设置有推力弹簧,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吹风机,所述吹风机的输出端通过进气管与调节缸的中部连通,所述活塞位于进气管输出端的下方。

1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翻转槽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吹风管,所述第一吹风管的输出端朝向炒料桶的开口处,且第一吹风管的输入端通过软管与调节缸的底部连通,所述调节缸的顶部连通有第二吹风管,所述第二吹风管的输出端朝向翻转槽靠近传动板的一端顶部。

1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炒料桶的内壁等角度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电加热棒,且炒料桶靠近开口处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用于防止颗粒胚料掉落的遮挡环,所述翻转槽远离传动板的一端活动贯穿遮挡环;当翻转槽处于水平状态时,开启吹风机,通过进气管将气流注入调节缸内,再通过第二吹风管将气流朝向颗粒胚料吹出,此时若干个电加热棒对炒料桶内预热,由于颗粒胚料与炒料桶开口处之间的气压降低,使得炒料桶内的热量被吸出后,将随着气流对颗粒胚料进行吹风,加快颗粒胚料的干燥速度,同时,炒料桶内的热量会传递至翻转槽上,加热后的翻转槽将对颗粒胚料进行辅助干燥,保证对颗粒胚料进行全方位的烘干;当气缸的伸出端伸长超过了设定长度时,将颗粒胚料投放进炒料桶内,此时,开启电机带动炒料桶转动,配合其内部的若干个电加热棒对颗粒胚料进行翻炒,同时,由于推力弹簧的作用,使得活塞向上移动至进气管输出端的上方,气流将随着软管和第一吹风管朝向正在翻炒的颗粒胚料吹风,从而加快对其炒熟的速度。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0、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控制气缸的伸出端伸长,在此过程中,通过推板配合第一拉力弹簧和挡板带动传动杆移动,使得拨杆在斜槽内滑动,带动翻转槽发生翻转,此时,刮板与翻转槽的倾斜角度相同,且刮板位于翻转槽内,当气缸的伸出端伸长至设定长度时,挡板和l形限位板接触,继续控制气缸的伸出端伸长,传动杆不发生移动,通过推板对滚轮提供推力,使得连接架带动推拉杆和刮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烘干装置中通过刮板(1013)的移动,将位于翻转槽(107)上的颗粒胚料刮下,避免残留的颗粒胚料附着在翻转槽(10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烘干装置中通过第二吹风管(407)将气流朝向颗粒胚料吹出,颗粒胚料与炒料桶(8)开口处之间的气压降低,使得炒料桶(8)内的热风将加快颗粒胚料的干燥速度。

4.一种茶叶制备的烘干装置,包括底座(2)以及位于其上方的炒料桶(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炒料桶(8)转动的电机(7),所述底座(2)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输送颗粒胚料的传送机构(1),所述传送机构(1)与炒料桶(8)之间设置有用于加快颗粒胚料干燥速度的吹风机构(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茶叶制备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1)包括与底座(2)固定连接的支撑座(106),所述支撑座(106)的顶部转动设置有翻转槽(107),所述翻转槽(107)的一端底部固定安装有传动板(105),所述传动板(105)上开设有斜槽,所述斜槽的底部朝向支撑座(106)设置,所述翻转槽(107)后方的底座(2)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板(108),所述固定板(108)的正面设置有用于刮下干燥颗粒胚料的刮料单元(1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茶叶制备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单元(101)包括倾斜设置的推拉杆(1014),所述推拉杆(101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刮板(1013),所述刮板(1013)的位置与翻转槽(107)的位置对应,所述固定板(108)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用于引导推拉杆(1014)的导向架(10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茶叶制备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向架(1011)之间的推拉杆(1014)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架(1012),所述连接架(1012)的底部转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的位置与推板(102)的位置对应,所述连接架(1012)与远离刮板(1013)的导向架(1011)之间弹性设置有第二拉力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茶叶制备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构(4)包括与固定板(108)固定连接的调节缸(404),所述调节缸(404)的内壁滑动设置有活塞(403),所述活塞(4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杆(401),所述升降杆(401)的顶端转动设置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与翻转槽(107)的底部滚动连接,所述活塞(403)的底部与调节缸(404)的内壁底部之间弹性设置有推力弹簧,所述底座(2)上固定设置有吹风机(3),所述吹风机(3)的输出端通过进气管(402)与调节缸(404)的中部连通,所述活塞(403)位于进气管(402)输出端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茶叶制备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槽(10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吹风管(406),所述第一吹风管(406)的输出端朝向炒料桶(8)的开口处,且第一吹风管(406)的输入端通过软管(405)与调节缸(404)的底部连通,所述调节缸(404)的顶部连通有第二吹风管(407),所述第二吹风管(407)的输出端朝向翻转槽(107)靠近传动板(105)的一端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茶叶制备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炒料桶(8)的内壁等角度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电加热棒(9),且炒料桶(8)靠近开口处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用于防止颗粒胚料掉落的遮挡环(10),所述翻转槽(107)远离传动板(105)的一端活动贯穿遮挡环(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烘干装置中通过刮板(1013)的移动,将位于翻转槽(107)上的颗粒胚料刮下,避免残留的颗粒胚料附着在翻转槽(10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烘干装置中通过第二吹风管(407)将气流朝向颗粒胚料吹出,颗粒胚料与炒料桶(8)开口处之间的气压降低,使得炒料桶(8)内的热风将加快颗粒胚料的干燥速度。

4.一种茶叶制备的烘干装置,包括底座(2)以及位于其上方的炒料桶(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6),所述支撑架(6)上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炒料桶(8)转动的电机(7),所述底座(2)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输送颗粒胚料的传送机构(1),所述传送机构(1)与炒料桶(8)之间设置有用于加快颗粒胚料干燥速度的吹风机构(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茶叶制备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1)包括与底座(2)固定连接的支撑座(106),所述支撑座(106)的顶部转动设置有翻转槽(107),所述翻转槽(107)的一端底部固定安装有传动板(105),所述传动板(105)上开设有斜槽,所述斜槽的底部朝向支撑座(106)设置,所述翻转槽(107)后方的底座(2)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板(108),所述固定板(108)的正面设置有用于刮下干燥颗粒胚料的刮料单元(1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茶叶制备的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单元(101)包括倾斜设置的推拉杆(1014),所述推拉杆(101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刮板(1013),所述刮板(1013)的位置与翻转槽(107)的位置对应,所述固定板(108)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用于引导推拉杆(1014)的导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基光谢捷君周兵张维月王艳兰王素华覃小颖彭林彭德召向先金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