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油和/或气的系统与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76172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从地下地层生产油和/或气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分散在地层之上的第一井阵列;分散在地层之上的第二井阵列;其中在第一时间段内,第一井阵列包括将混溶性强化油采收制剂注入地层中的装置,而第二井阵列包括从地层生产油和/或气的装置;和在第二时间段将地层中的至少一部分混溶性强化油采收制剂转化为另一种化合物的设备。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oil and / or gas

A system for oil production from the underground and / or gas, the system comprises a first array well dispersed in strata; second well dispersed in the array of strata; which in the first time, the first well array including the miscible enhanced oil recovery preparation device in formation and injection. Second well array device including from the formation and / or production of oil and gas; and in the second period of time will be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miscible enhanced oil recovery preparation into another compound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公开内容涉及。
技术介绍
强化油采收(EOR)可以用于增大世界范围的田场中的油采收。存在3种主要类型 的E0R(热、化学/聚合物和气体注入)可用于增大从储层的油采收,超出通过常规方法可 以实现的-可能延长田场的寿命和增大油采收率。热强化采收通过向储层加入热量而发挥作用。最广泛实施的形式是蒸汽驱油,其 降低油的粘度使得它可以流向生产井。化学驱油通过降低截留剩余油的毛细管力而增强采 收。聚合物驱油增大了注入水的驱扫效率。混注以与化学驱油相似的方式发挥作用。通过 注入与油混溶的流体,可以采收截留的剩余油。参考图1,其中图示了现有技术系统100。系统100包括地下地层102、地下地层 104、地下地层106和地下地层108。生产设施110在地面提供。井112穿过地层102和 104,和在地层106中终止。在114显示地层106的一部分。油和气通过井112从地层106 中产出至生产设施110。气体和液体互相分离,气体储存在气体储存器116中和液体储存在 液体储存器118中。美国专利号5,826,656公开了一种用于通过至少一 口井从地面穿入水驱油后的 载油地下地层采收水驱剩余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可与油混溶的溶剂通过已完成的用 于将可与油混溶的溶剂注入载油地层的较低部分中的井注入载油地下地层的水驱剩余载 油较低部分中;持续将可与油混溶的溶剂注入载油地层的较低部分中等于至少一周的时 间;重新完成用于从载油地层的较高部分生产一定量的可与油混溶的溶剂和一定量的水驱 剩余油的井;和从载油地层的较高部分生产一定量的可与油混溶的溶剂和水驱剩余油。所 述地层之前可以是同时进行过水驱油和可与油混溶的溶剂驱油的。可将溶剂通过水平井注 入和可通过多个已完成的用于从载油地层的较高部分生产油和溶剂的井采收溶剂和油。美 国专利号5,826,656全文经此引用并入本文。同时待审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号2006/0254769 (公开日为2006年11月16日,代 理人案卷号为TH2616)公开了一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从地下地层采收油和/或气的装 置,所述油和/或气包含一种或多种硫化合物;将来自采收的油和/或气的至少一部分硫化 合物转化成二硫化碳制剂的装置;和将至少一部分二硫化碳制剂释放入地层中的装置。美 国专利申请公布号2006/0254769全文经此引用并入本文。WO国际公开号03/095118A1公开了一种通过用铁接触土壤来修复二硫化碳污染 的土壤的方法。WO国际公开号03/095118A1全文经此引用并入本文。本领域需要用于强化油采收的改进系统和方法。本领域还需要使用溶剂(例如通 过降低粘度、化学作用和混相驱油)强化油采收的改进系统和方法。本领域还需要用于溶 剂混相驱油的改进系统和方法。本领域还需要在混相驱油之后用于回收溶剂的改进系统和 方法。本领域需要在混相溶剂驱油操作之后对地层进行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从地下地层生产油和/或气的系统,所述系统包 括分散在地层之上的第一井阵列;分散在地层之上的第二井阵列;其中在第一时间段内, 第一井阵列包括将混溶性强化油采收制剂注入地层中的装置,而第二井阵列包括从地层生 产油和/或气的装置;和在第二时间段将地层中的至少一部分混溶性强化油采收制剂转化 为另一种化合物的设备。在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生产油和/或气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 时间段通过第一井向地层中注入二硫化碳制剂;在第一时间段通过第二井从地层生产油和 /或气;和当从地层生产油和/或气完成时原位将至少一部分二硫化碳制剂转化为另一种 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包括下述的一个或多个 使用溶剂强化从地层采收烃的改进系统和方法。使用含混溶性溶剂的流体强化从地层采收烃的改进系统和方法。用于二次烃采收的改进组合物和/或技术。强化油采收的改进系统和方法。使用混溶性溶剂强化油采收的改进系统和方法。使用可与油就地混溶的化合物强化油采收的改进系统和方法。用于回收可与油就地混溶的化合物的改进系统和方法。用于修复已经利用可以与油就地混溶的化合物驱油的地层的改进系统和方法。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油和/或气的生产系统。图2a示出了井网。图2b和2c示出了在提高油采收过程期间图2a的井网。图3a_3c示出了油和/或气的生产系统。具体实施例方式图 2a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参考图2a,其中图示了井的阵列200。阵列200包括井组 202 (用水平线表示)和井组204 (用对角线表示)。井组202中的每口井与井组202中的相邻井之间具有水平距离230。井组202中 的每口井与井组202中的相邻井之间具有垂直距离232。井组204中的每口井与井组204中的相邻井之间具有水平距离236。井组204中 的每口井与井组204中的相邻井之间具有垂直距离238。井组202中的每口井与井组204中的相邻井之间具有距离234。井组204中的每 口井与井组202中的相邻井之间具有距离234。井组202中的每口井可以被井组204中的4 口井所围绕。井组204中的每口井可 以被井组202中的4 口井所围绕。水平距离230是约5-约1000米,或约10-约500米,或约20-约250米,或约 30-约200米,或约50-约150米,或约90-约120米,或约100米。垂直距离232可以是约5-约1000米,或约10-约500米,或约20-约250米,或 约30-约200米,或约50-约150米,或约90-约120米,或约100米。水平距离236可以是约5-约1000米,或约10-约500米,或约20-约250米,或 约30-约200米,或约50-约150米,或约90-约120米,或约100米。垂直距离238可以是约5-约1000米,或约10-约500米,或约20-约250米,或 约30-约200米,或约50-约150米,或约90-约120米,或约100米。距离234可以是约5-约1000米,或约10-约500米,或约20-约250米,或约 30-约200米,或约50-约150米,或约90-约120米,或约100米。井的阵列200可以具有约10-约1000 口井,例如井组202中约5_约500 口井,和 井组204中约5-约500 口井。井的阵列200可以看成是井组202和井组204作为一片土地上间隔的垂直井的俯 视图。井的阵列200可以看成是井组202和井组204作为地层内间隔的水平井的截面侧视图。 可通过任意已知的方法用井的阵列200完成从地下地层采收油和/或气。适合的 方法包括海底生产,地面生产,初次、二次或三次生产。对用于从地下地层采收油和/或气 的方法的选取不是关键的。图 2b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参考图2b,其中图示了井的阵列200。阵列200包括井组 202 (用水平线表示)和井组204 (用对角线表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将混溶性强化油采收剂注入井组204中,和可以从井组 202采收油。如图所示,混溶性强化油采收剂具有注入分布208,和油采收分布206产出至 井组202。可以将混溶性强化油采收剂注入井组202中,和可以从井组204采收油。如图所 示,混溶性强化油采收剂具有注入分布206,和油采收分布208产出至井组204。井组202可用于注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从地下地层生产油和/或气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分散在地层之上的第一井阵列;分散在地层之上的第二井阵列;其中在第一时间段内,第一井阵列包括将混溶性强化油采收制剂注入地层中的装置,而第二井阵列包括从地层生产油和/或气的装置;和在第二时间段将地层中的至少一部分混溶性强化油采收制剂转化为另一种化合物的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伯格CMAM梅斯特斯DC王
申请(专利权)人: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