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陆空两栖消防救援球状机器人。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建筑的不断增多和人口密集度的增加,火灾风险也逐渐升高。在现代都市中,大型建筑、购物中心、工业区和住宅区的增加使得火灾成为日常安全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挑战。因此,各种类型的灭火技术和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干粉灭火器的广泛使用。干粉灭火器作为一种高效的灭火工具,在处理火灾时被广泛采用。然而,尽管其能够快速扑灭火焰,但在大型空间内使用时,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一旦大规模使用,这些粉尘会在整个空间弥漫,给后续的火灾监测和处理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2、传统消防无人机的一般为多旋翼无人机其螺旋桨工作时又势必会搅动激起更多粉尘,又进一步增加了监测难度。相比之下,消防监测机器人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但易受复杂地形的限制,行动诸多不便,工作效率低下。
3、这就需要一种可以完成多种工作任务,能够在地上跑,也能在空中飞,实现在陆地和空中的平稳转换的新型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陆空两栖消防救援球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球状外壳(2)和位于球状外壳(2)中间的无人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空两栖消防救援球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3)包括上下两个环状固定架(31),两个环状固定架(31)之间通过设置的若干支柱(32)连接,两个所述螺旋桨分别固定在两个环状固定架(31)的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空两栖消防救援球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还包括转向系统(4),所述转向系统(4)安装在下方的环状固定架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陆空两栖消防救援球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陆空两栖消防救援球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球状外壳(2)和位于球状外壳(2)中间的无人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空两栖消防救援球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3)包括上下两个环状固定架(31),两个环状固定架(31)之间通过设置的若干支柱(32)连接,两个所述螺旋桨分别固定在两个环状固定架(31)的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空两栖消防救援球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还包括转向系统(4),所述转向系统(4)安装在下方的环状固定架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陆空两栖消防救援球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矢量舵面(42)的顶部固定有转向杆(43),所述转向杆(43)与固定在环状固定架上的舵机(4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陆空两栖消防救援球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下方的所述环状固定架的底部设置有4个均匀分布的带有销孔的支撑架(44),对向的两个支撑架(44)为一组,每组支撑架(44)撑起一个转向杆(43),所述转向杆(43)的一端穿过一个支撑架(44)的销孔,与对应的舵机(41)连接,所述转向杆的另一端,伸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芝明,王忠强,马超,姜云彬,刘顺礼,尚长喜,沈建冰,刘帛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民航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