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制造,尤其涉及螺栓与高强度厚板连接的试验方法及车辆。
技术介绍
1、在目前的车辆零件制造生产过程中,由于车辆零件制造所用的钢板厚度较薄,使得钢板与螺栓之间的焊接性能优良,因此,通常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将钢板与螺栓相固定连接。
2、然而,当钢板为强度较高且厚度较厚的钢板时,由于高强度厚板内的中碳合金钢或者碳当量大于0.5,使得螺栓与高强度厚板之间的直接焊接性能较差,导致在焊缝连接处会产生裂纹、淬硬组织以及各种不可预知的焊接缺陷;同时焊接强度存在不足现象,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螺栓从高强度厚板上脱落的问题。
3、针对以上问题,亟需螺栓与高强度厚板连接的试验方法及车辆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螺栓与高强度厚板连接的试验方法及车辆,其试验获得的最终的焊接连接参数能够保证车用螺栓与高强度厚板之间的焊接强度,同时能够避免车用螺栓与高强度厚板之间出现焊接缺陷。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技术保护点】
1.螺栓与高强度厚板连接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与高强度厚板连接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连接模型包括第一连接模型(10),所述第一连接模型(10)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栓与高强度厚板连接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焊缝(14)中,所述第一过渡板(12)侧的熔深S1≥0.1mm,所述第一焊缝(14)的直径d1≥所述弧焊螺栓(11)的头部最大直径d2,以使所述第一焊缝(14)内无裂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栓与高强度厚板连接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螺栓与高强度厚板连接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与高强度厚板连接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连接模型包括第一连接模型(10),所述第一连接模型(10)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栓与高强度厚板连接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焊缝(14)中,所述第一过渡板(12)侧的熔深s1≥0.1mm,所述第一焊缝(14)的直径d1≥所述弧焊螺栓(11)的头部最大直径d2,以使所述第一焊缝(14)内无裂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栓与高强度厚板连接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焊缝(15)中,所述第一高强度厚板(13)侧的熔深s2≥0.25mm,焊角尺寸≥0.8t1,其中,t1为所述第一过渡板(12)的厚度,以使所述第二焊缝(15)内无裂纹。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螺栓与高强度厚板连接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弧焊螺栓(11)的直径为5mm-10mm;所述第一过渡板(12)为正方形平板或者圆形平板,所述第一过渡板(12)的边长或直径为60mm-80mm,所述第一过渡板(12)为车用低碳高强钢板,所述第一过渡板(12)的厚度为1mm-2mm,所述第一过渡板(12)的抗拉强度350mpa-1200mpa。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与高强度厚板连接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连接模型包括第二连接模型(20),所述第二连接模型(20)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栓与高强度厚板连接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渡板(22)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冲压碗口(26),所述冲压碗口(26)用于焊接所述凸焊螺栓(21),所述冲压碗口(26)的中心设置有与所述凸焊螺栓(21)相匹配的通孔(27),所述凸焊螺栓(21)穿设于所述通孔(27)内且焊接至所述冲压碗口(26)内;所述冲压碗口(26)的底部直径d3与所述凸焊螺栓(2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阳,吕颖,李军,张华,刘博洋,邵亮,宋庆军,张炜,宋磊,董笑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