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用安装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5735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安装底座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用安装底座,本申请通过将防护板滑动安装在弧形杆内开设的滑槽中,配合第一回拉件和第二回拉件的驱动,使得常态下防护板处于下方,对新能源汽车电机底部进行防护,当车辆前端发生碰撞后,防护板则会转移至新能源汽车电机的前方,自动对电机进行防护,按需触发对防护板位置进行调整,可以有效提升单块防护板的利用效率,且可以有效降低碰撞发生后电机损坏的概率,有利于降低碰撞发生后的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机安装底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用安装底座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电机通常是指安装在电动汽车上,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于驱动车辆行驶的电机装置,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进步,电动汽车技术也日渐成熟,这使得日常生活中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大幅度增加。

2、通常情况下,新能源汽车电机会通过安装底座固定安装在车辆前端,安装底座设置在电机底部,不仅可以保障电机与车体间连接的牢固稳定性,还可以自底部对电机进行防护,避免行驶过程中车辆底盘磕碰导致电机损坏,现有技术中安装底座虽然可以对电机底部进行有效防护,但是当车辆前端发生严重碰撞时,车辆前部结构受碰撞挤压后会向电机方向侵入,设置在底部的安装底座无法在碰撞发生时对电机的正面进行防护,导致碰撞发生后电机损坏的概率大幅度增加。

3、为此,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用安装底座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目的在于提升安装底座的防护效果,在车辆发生碰撞后,安装底座可以通过结构的改变来对电机的正面进行防护,降低碰撞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用安装底座,包括对称设置在新能源电机两侧的侧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架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方杆(1),且第一方杆(1)的顶端正面固定安装有纵向设置的第二方杆(101),所述第一方杆(1)的下端和第二方杆(101)的正面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弧形杆(102),左右两个所述弧形杆(102)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对应设置的滑槽(103),左右两个所述侧框架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横向设置的横梁(2),新能源汽车电机固定安装在多个横梁(2)上,左右两个所述滑槽(103)之间滑动安装有设置在新能源汽车电机下方的防护板,位于正面的所述横梁(2)上固定安装有电动限位组件,且电动限位组件与新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用安装底座,包括对称设置在新能源电机两侧的侧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架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方杆(1),且第一方杆(1)的顶端正面固定安装有纵向设置的第二方杆(101),所述第一方杆(1)的下端和第二方杆(101)的正面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弧形杆(102),左右两个所述弧形杆(102)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对应设置的滑槽(103),左右两个所述侧框架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横向设置的横梁(2),新能源汽车电机固定安装在多个横梁(2)上,左右两个所述滑槽(103)之间滑动安装有设置在新能源汽车电机下方的防护板,位于正面的所述横梁(2)上固定安装有电动限位组件,且电动限位组件与新能源汽车的ecu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方杆(1)内设置有第一弹性拉件,且第一弹性拉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方杆(1)底端的第一固定块(5),所述第一方杆(1)的内部顶端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动块(501),且第一滑动块(501)与第一固定块(5)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簧(502),所述第一拉簧(502)处于拉伸状态,所述第一滑动块(501)与防护板之间连接有活动穿插在第二方杆(101)和滑槽(103)内的拉索(5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用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包括弧形方框(3),且弧形方框(3)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滑动安装在滑槽(103)内的滑块(301),所述弧形方框(3)内固定安装有x形支架(302),且x形支架(302)设置为与弧形方框(3)相适配的圆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用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方框(3)靠近新能源汽车电机的一侧固定覆盖有弧形板(303),且弧形板(303)上最低位置处开设有排水孔(3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用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限位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正面横梁(2)上的限位杆(4),且限位杆(4)的正面一端卡合在滑块(301)外侧,位于正面的所述横梁(2)上固定安装有电动拉杆(401),且电动拉杆(401)的伸缩端与限位杆(4)的背面一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用安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拉杆(401)横向固定安装在正面横梁(2)的背面端壁上,所述限位杆(4)的背面一端开设有贯通槽(402),且贯通槽(402)内滑动穿插有与电动拉杆(401)伸缩端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栋刘华磊李义祥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三丰金属压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