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冷电池包相变换热的仿真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5555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直冷电池包相变换热的仿真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建立直冷电池包的整包几何模型,基于整包几何模型确定直冷电池包对应的若干区域,并确定每一个区域所对应的物理模型;获取整车的运行工况参数,并根据运行工况参数与物理模型,得到每个物理模型基于运行工况参数所输出的边界参数,边界参数用于反映直冷电池包的散热边界参数与产热边界参数;基于所有的边界参数进行耦合仿真,得到仿真结果,仿真结果用于反映直冷电池包的温度分布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高效快速的进行直冷电池包的产热与散热性能进行分析,以便确定出直冷电池包的温度分布数据,便于准确判定直冷电池包的设计方案是否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电池热管理,尤其涉及一种直冷电池包相变换热的仿真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目前汽车行业,新能源车型越来越多,伴随新能源车型的电池包热管理问题备受关注。电池包直冷方案相比液冷方案成本更低,重量更轻,冷却效率更高,整车能耗更优,受到行业的极大追捧。然而直冷方案是采用空调冷媒相变潜热对电池包进行直接冷却的热交换形式,相比液冷换热复杂许多,直冷冷媒相变过程包含相变流场模型、气液相变模型、相变换热模型等。

2、目前行业内对于直冷电池包的相变换热性能主要通过台架试验验证的方法进行研究,从设计开发周期、加工制造成本、试验验证成本等方面效率都比较低。现有技术中针对电池包换热性能的仿真方法也仅针对流道内流动换热进行仿真,模型简单,而并不是针对电池包整包仿真分析,导致仿真结果并不准确地体现电池包的整体换热性能,并且也难以实现实车工况下的电池包的换热性能仿真。

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冷电池包相变换热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冷电池包相变换热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整包几何模型确定所述直冷电池包对应的若干区域,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冷电池包相变换热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每一个区域所对应的物理模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冷电池包相变换热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整车的运行工况参数,并根据所述运行工况参数与所述物理模型,得到每个所述物理模型基于所述运行工况参数所输出的边界参数,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冷电池包相变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冷电池包相变换热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冷电池包相变换热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整包几何模型确定所述直冷电池包对应的若干区域,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冷电池包相变换热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每一个区域所对应的物理模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冷电池包相变换热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整车的运行工况参数,并根据所述运行工况参数与所述物理模型,得到每个所述物理模型基于所述运行工况参数所输出的边界参数,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冷电池包相变换热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冷电池包相变换热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冷电池包相变换热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直冷电池包相变换热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9.一种直冷电池包相变换热的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冷电池包相变换热的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建立模块,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华李义林邓朝义陈小东严旭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