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压感识别电容笔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5525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压感识别电容笔及其工作方法,属于电容笔技术领域,包括笔身,所述笔身的侧壁设置有感应sensor,所述感应sensor的侧壁开设有相对设置的滑动孔,所述滑动孔内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感应sensor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上导电盘,所述上导电盘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电筒;S1、调节笔头组件长度;S2、切换圆盘式笔头状态;S3、切换尖细式笔头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限位组件、移动轴和限位片,保持按压杆,使得限位钩与限位片分离,同时保持书写状态,当笔头组件接触显示屏时,在书写力度的作用下,使得导电柱会往笔身内缩,此时笔头组件长度为使用者的合适使用长度,从而可以针对不同人的书写力度,调节笔头组件的使用长度,提高书写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笔,尤其涉及一种多压感识别电容笔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1、电容笔是利用导体材料制作的具有的导电特性、用来触控电容式屏幕完成人机对话操作用的笔,电容笔是利用导体材料模仿人体完成人机对话一种辅助装置。

2、现有的电容笔在使用时,需要握住电容笔的导电部位处,才能实现书写功能,由于现有电容笔笔头长度一定,且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手掌大小不一,书写力度不同,使得不同人握住电容笔时,电容笔的倾斜角度不一样,从而针对不同人来说,会影响其使用舒适度;

3、另外,现有电容笔的笔头分为圆盘式笔头和尖细式笔头,在书写时,尖细式笔头的舒适度优于圆盘式笔头,反之圆盘式笔头优于尖细式笔头,现有电容笔的笔头样式是一定的,无法实现圆盘式笔头和尖细式笔头之间的切换,因此提出一种多压感识别电容笔及其工作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电容笔笔头长度一定,使得不同人握住电容笔时,电容笔的倾斜角度不一样,从而针对不同人来说,会影响其使用舒适度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压感识别电容笔,包括笔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身(1)的侧壁设置有感应sensor(22),所述感应sensor(22)的侧壁开设有相对设置的滑动孔,所述滑动孔内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感应sensor(2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上导电盘(3),所述上导电盘(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电筒(4),所述导电筒(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柱(10),所述滑动柱(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绝缘柱(12),所述绝缘柱(12)的表面缠绕有绝缘弹簧(11),所述上导电盘(3)的中心处开设有圆形口,所述绝缘柱(12)贯穿圆形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轴(14),所述移动轴(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片(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压感识别电容笔,包括笔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笔身(1)的侧壁设置有感应sensor(22),所述感应sensor(22)的侧壁开设有相对设置的滑动孔,所述滑动孔内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感应sensor(2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上导电盘(3),所述上导电盘(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电筒(4),所述导电筒(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柱(10),所述滑动柱(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绝缘柱(12),所述绝缘柱(12)的表面缠绕有绝缘弹簧(11),所述上导电盘(3)的中心处开设有圆形口,所述绝缘柱(12)贯穿圆形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轴(14),所述移动轴(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片(13),所述滑动柱(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导电盘(5),所述下导电盘(5)与笔身(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下导电盘(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电柱(6),所述导电柱(6)的底端延伸至笔身(1)的外侧,所述导电柱(6)的底端开设有滚动槽,所述滚动槽内滚动连接有万向球(17),所述万向球(1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接头(15),所述转接头(15)的底端设置有笔头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压感识别电容笔,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滑动孔内的按压杆(16),固定连接在按压杆(16)一端辅助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苏英于宏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索思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