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调整阻尼力的阻尼力产生结构。
技术介绍
1、由两轮车辆或三轮车代表的鞍式车辆设置有液压减震器,该液压减震器连接至车轴和车身以吸收来自路面的震动。专利文献1公开了与现有技术中的这种液压减震器相关的技术。
2、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液压减震器包括:圆筒形的气缸;活塞,该活塞在气缸中限定了油室;杆,该杆具有固定至活塞的下端;以及杆引导件,该杆引导件固定至气缸的上端以引导杆的移动。
3、气缸被筒形管包围。气缸与管之间的空间用作补偿腔室,其补偿杆移动时气缸中的油量。
4、在管的侧面设置有阻尼力产生结构,该阻尼力产生结构能够通过与气缸内的油腔连通而产生阻尼力。阻尼力产生结构包括:阻尼力产生机构,该阻尼力产生机构具有供油从气缸中的油室流过的流路;以及阻尼力调整机构,该阻尼力调整机构能够调整阻尼力产生机构的流路的流路面积。
5、阻尼力调整机构包括电磁线圈、导电的环形构件和固定至环形构件的轴构件。当向电磁线圈供电时,产生磁场,轴构件与环形构件一起在沿着轴构件的轴线的方向上移动,并且轴构件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尼力产生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力产生结构,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尼力产生结构,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力产生结构,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力产生结构,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尼力产生结构,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尼力产生结构,其中,
8.一种减震器,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阻尼力产生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力产生结构,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尼力产生结构,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力产生结构,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上阳亮,道浦大祐,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