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蓄能器壳体在可电驱动的机动车的车身上的固定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1、de102018130503a1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蓄能器、特别是高电压蓄能器的碰撞保护的支撑组件,其中,该支撑组件包括蓄能器、车辆车身或该车辆车身的一部分,该部分具有在机动车中延伸通过蓄能器的车辆底板区段,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构造在车辆车身中用于使力吸收定向的负载路径通入该车辆底板区段中。支撑组件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置在蓄能器与车辆底板区段之间的、沿车辆底板区段延伸的长形的刚性支撑型材,这些支撑型材分别插入到车辆底板区段的相应所属的长形的凹处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蓄能器壳体在可电驱动的机动车的车身上的固定布置结构,从而可以实现机动车的特别有利的事故特性并且在机动车的电动行驶运行中可以特别提高机动车的续驶里程。
2、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任务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蓄能器壳体在可电驱动的机动车的车身上的固定布置结构来解决。本专利技术有利
...【技术保护点】
1.蓄能器壳体(3)在可电驱动的机动车的车身(2)上的固定布置结构(1),所述蓄能器壳体(3)布置在底板设备(7)的下方,在该底板设备上在车辆纵向方向(9)上向前连接有具有相应的纵梁(12)的前端结构(10),所述纵梁的后端部(14)连接到所述底板设备(7)上,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支撑元件(15)布置在所述蓄能器壳体(3)的前侧(16)上,所述纵梁(12)的所配属的后端部(14)支撑在该前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布置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15)在车辆高度方向(8)上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纵梁(12)的下方。
3.根据权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蓄能器壳体(3)在可电驱动的机动车的车身(2)上的固定布置结构(1),所述蓄能器壳体(3)布置在底板设备(7)的下方,在该底板设备上在车辆纵向方向(9)上向前连接有具有相应的纵梁(12)的前端结构(10),所述纵梁的后端部(14)连接到所述底板设备(7)上,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支撑元件(15)布置在所述蓄能器壳体(3)的前侧(16)上,所述纵梁(12)的所配属的后端部(14)支撑在该前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布置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15)在车辆高度方向(8)上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所述纵梁(12)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布置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15)沿其在车辆纵向方向(9)上延伸的纵向延伸方向(24)在车辆高度方向(8)上至少大部分被所述纵梁(12)覆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布置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15)在覆盖区域(24a)中经由至少一个连接点(30)与所述纵梁(12)连接,所述支撑元件(15)在所述覆盖区域中在车辆高度方向(8)上被所述纵梁(12)覆盖。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布置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元件(15)与所述蓄能器壳体(3)连接。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布置结构(1),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哈塞尔巴赫,J·珀斯瑟海德,
申请(专利权)人:宝马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