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491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天线,涉及射频技术领域。一种组合天线,由两部分构成,具体包括:第一子天线和第二子天线。所述第一子天线,设置在固定位置,如设置在道路路面或者路侧;所述第二子天线,设置为可移动天线,如设置在车侧或车底。其中,所述第二子天线进行移动,并接近所述第一子天线,且与所述第一子天线平齐相接触或者平齐未接触时,所述第一子天线和所述第二子天线接触耦合或者非接触耦合;所述第二子天线与所述第一子天线耦合形成组合天线,并进行与外界通讯。本申请提出的组合天线,能够实现在交通领域应用中的动态监控功能,且能够实现第二子天线的复用,降低成本,同时能够提高天线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射频,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天线


技术介绍

1、随着通信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天线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单个天线已经不足以胜任或不易满足需求。然而人们根据电磁波的干涉原理,把某种天线按一定规律排列起来组成天线阵,并对每个单元天线赋予合理的激励分布,便能实现特殊功能。根据此原理人们研制了波束扫描阵列天线。近年来,随着全球无线通信业飞速发展,波束扫描阵列天线被逐渐应用于基站天线系统、智能天线、道路监控等民用领域中。

2、该波束扫描阵列天线有机械扫描和电控扫描两种方式,其中机械扫描是指天线辐射波束不变而使天线本体运动,从而使天线波束随之规律性运动。其优点是扫描过程天线性能不变,缺点是扫描速度慢。电控扫描是指天线本体固定不动,通过改变馈电相位或频率来实现波束扫描,但电控扫描过程中,天线的辐射特性会改变,并且因为改变馈电相位的方式天线结构复杂、成本高,限制了其在民用领域的应用。

3、在交通领域应用中,往往要求天线能够实时动态监控,比如:在新兴的无人驾驶应用中,无人驾驶车辆在道路上行驶过程中,需要实时获取道路交通信息以及车辆位置信息,以便对车辆进行控制。但由于波束扫描阵列天线的机械扫描反应时间慢,很难满足实时动态监控;而波束扫描阵列天线的电控扫描的天线结构复杂、造价高,也很难大范围应用在交通和无人驾驶领域上。

4、因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组合天线,能够实现在交通领域应用中的动态监控功能,且能够实现第二子天线的复用,降低成本,同时能够提高天线利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p>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天线,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天线结构复杂、难以实现动态监控的功能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一种组合天线,包括第一子天线和第二子天线;

4、第一子天线,设置在固定位置;

5、第二子天线,为可移动天线;

6、其中,第二子天线进行移动,并接近第一子天线,且与第一子天线平齐相接触或者平齐未接触时,所述第一子天线和所述第二子天线接触耦合或者非接触耦合。

7、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第一子天线包括第一介质基板、芯片、第一辐射贴片、第一弯折振子;其中,所述芯片、所述第一辐射贴片、所述第一弯折振子均设置在所述第一介质基板上。

8、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第二子天线包括第二介质基板、馈电电路、第二辐射贴片、第二弯折振子;其中,所述馈电电路、所述第二辐射贴片、所述第二弯折振子均设置在所述第二介质基板上。

9、更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第一弯折振子的数量为2。

10、更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第二弯折振子的数量为2。

11、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第一介质基板上设置有第一谐振匹配环;所述第一谐振匹配环与所述芯片连接。

12、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第二介质基板上还设置第二谐振匹配环;所述第二谐振匹配环与所述馈电电路连接。

13、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第一谐振匹配环和所述第二谐振匹配环接触耦合或非接触耦合。

14、进一步的改进是,在所述第二子天线接近所述第一子天线时,所述第一子天线和第二子天线在空间上处于同一平面或不同的平面。

15、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第一子天线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子天线所在的平面平行设置。

16、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17、本申请设置第一子天线在固定位置,第二子天线未接近时,第一子天线不会被激活,从而不会产生信号,避免了对接收端或发射端的干扰;只有当第二子天线接近第一子天线时,两者进行耦合,从而能够发射或者接收信号,实现天线的功能。

18、本申请提供的组合天线,能够实现在交通领域应用中的动态监控功能,且能够实现第二子天线的复用,降低成本,同时能够提高天线利用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天线(1)包括第一介质基板(11)、芯片(12)、第一辐射贴片(13)、第一弯折振子(14);其中,所述芯片(12)、所述第一辐射贴片(13)、所述第一弯折振子(14)均设置在所述第一介质基板(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天线(2)包括第二介质基板(21)、馈电电路(22)、第二辐射贴片(23)、第二弯折振子(24);其中,所述馈电电路(22)、所述第二辐射贴片(23)、所述第二弯折振子(24)均设置在所述第二介质基板(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振子(14)的数量为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振子(24)的数量为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基板(11)上设置有第一谐振匹配环(15);所述第一谐振匹配环(15)与所述芯片(1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质基板(21)上还设置第二谐振匹配环(25);所述第二谐振匹配环(25)与所述馈电电路(2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组合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匹配环(15)和所述第二谐振匹配环(25)接触耦合或非接触耦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天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子天线(2)接近所述第一子天线(1)时,所述第一子天线(1)和第二子天线(2)在空间上处于同一平面或不同的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天线(1)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子天线(2)所在的平面平行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天线(1)包括第一介质基板(11)、芯片(12)、第一辐射贴片(13)、第一弯折振子(14);其中,所述芯片(12)、所述第一辐射贴片(13)、所述第一弯折振子(14)均设置在所述第一介质基板(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天线(2)包括第二介质基板(21)、馈电电路(22)、第二辐射贴片(23)、第二弯折振子(24);其中,所述馈电电路(22)、所述第二辐射贴片(23)、所述第二弯折振子(24)均设置在所述第二介质基板(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振子(14)的数量为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振子(24)的数量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川王士元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维特瑞光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