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环保工程自循环除尘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4762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环保工程自循环除尘室,包括除尘基体、进风管、初级除尘装置、次级除尘装置,初级除尘装置设置在进风管的表面,次级除尘装置设置在除尘基体的内部一侧,弹性囊体设置在平板顶部,次级滤网设置在水箱的表面顶部一侧,清理装置设置在平板的表面边缘一侧且靠近次级滤网的位置,顶动装置设置在平板的底部,刮齿设置在连接基体的表面且靠近次级滤网的位置,喷气孔开设在刮齿的内部且靠近边缘位置,擦拭棒设置在刮齿的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该用于环保工程自循环除尘室,达到了多级除尘的效果,利用多种方式共同除尘,对杂物及时有效处理,减少出现残留的情况,安全可靠,提高了除尘效率及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除尘设备,具体为一种用于环保工程自循环除尘室


技术介绍

1、环保工程是指特定为环境保护所做的工程,以某组设想目标为依据,应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一群人的有组织活动将环境污染问题去处理解决的一些工程。除尘室是专门用于环保工程的除尘室,除尘室主要由抽风系统、手动除尘器以及控制设备等组成,人员在进行除尘作业后,防尘服上会吸附大量灰尘,在停止作业进行更换时需要对身体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

2、目前,现有的除尘方式单一,仅通过滤网进行除尘,使得残留的灰尘、绒毛等杂物不能及时处理,导致除尘效果差,同时无法进行自清理,大量的杂物附着在滤网上,造成堵塞,影响除尘效率,需要人工定期清理,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降低了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环保工程自循环除尘室,解决了现有的除尘方式单一,仅通过滤网进行除尘,使得残留的灰尘、绒毛等杂物不能及时处理,导致除尘效果差,同时无法进行自清理,大量的杂物附着在滤网上,造成堵塞,影响除尘效率,需要人工定期清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环保工程自循环除尘室,包括除尘基体(1)、进风管(2)、初级除尘装置(3)、次级除尘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2)设置在除尘基体(1)的内部,所述初级除尘装置(3)设置在进风管(2)的表面,所述次级除尘装置(4)设置在除尘基体(1)的内部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环保工程自循环除尘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基体(1)的顶部通过锁紧螺钉固定连接有防护盖(5),所述除尘基体(1)的内壁一侧且靠近初级除尘装置(3)的位置设置有吸尘机构(6),所述进风管(2)远离次级除尘装置(4)的一端设置有喇叭口(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环保工程自循环除尘室,包括除尘基体(1)、进风管(2)、初级除尘装置(3)、次级除尘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2)设置在除尘基体(1)的内部,所述初级除尘装置(3)设置在进风管(2)的表面,所述次级除尘装置(4)设置在除尘基体(1)的内部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环保工程自循环除尘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基体(1)的顶部通过锁紧螺钉固定连接有防护盖(5),所述除尘基体(1)的内壁一侧且靠近初级除尘装置(3)的位置设置有吸尘机构(6),所述进风管(2)远离次级除尘装置(4)的一端设置有喇叭口(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环保工程自循环除尘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基体(1)的表面且靠近次级滤网(45)的位置设置有排气管(401),所述排气管(401)的底端与水箱(41)之间连通,所述排气管(401)的表面设置有气体干燥器(4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环保工程自循环除尘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孔(463)均匀分布在刮齿(462)的内部且靠近边缘位置,所述擦拭棒(464)的材料设置为高密度海绵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环保工程自循环除尘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动装置(47)设有弧形板(471)、漂浮基体(472)、受力帽(473),所述弧形板(471)的表面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大环境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