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料磨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4519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1
本技术涉及生料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料磨粉装置,其技术方案包括主体箱和上料管,所述主体箱上端内壁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末端安装有磨料盘,所述主体箱内设置有网孔筛板,主体箱内位于网孔筛板的下方设置有分选腔,所述主体箱的侧端下部位置处安装有进风管,进风管与分选腔连通,所述上料管安装在主体箱的侧端,上料管的上部位置与主体箱之间设置有连通口,所述主体箱的下端安装有与分选腔连通的下料管,下料管的末端与上料管连通,所述上料管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本技术具备可对生料进行筛选将磨粉不合格生料重新上料,能够保证水泥的磨粉效果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料生产加工,具体为一种生料磨粉装置


技术介绍

1、水泥是一种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早期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

2、水泥生料生产加工中需要对其进行粉磨,目前生料磨粉装置在使用中粉磨后的水泥生料直接排出,无法保证水泥生料的磨粉效果,因此后续常常需要进行筛选,影响了水泥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料磨粉装置,具备可对生料进行筛选将磨粉不合格生料重新上料,能够保证水泥的磨粉效果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料磨粉装置,包括主体箱和上料管,所述主体箱上端内壁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末端安装有磨料盘,所述主体箱内设置有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料磨粉装置,包括主体箱(4)和上料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箱(4)上端内壁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的末端安装有磨料盘(5),所述主体箱(4)内设置有网孔筛板(6),主体箱(4)内位于网孔筛板(6)的下方设置有分选腔(8),所述主体箱(4)的侧端安装有出料管(7),出料管(7)与分选腔(8)连通,所述主体箱(4)的侧端下部位置处安装有进风管(15),进风管(15)与分选腔(8)连通,所述上料管(12)安装在主体箱(4)的侧端,上料管(12)的上部位置与主体箱(4)之间设置有连通口(13),所述主体箱(4)的下端安装有与分选腔(8)连通的下料管(9),下料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料磨粉装置,包括主体箱(4)和上料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箱(4)上端内壁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3),第一转轴(3)的末端安装有磨料盘(5),所述主体箱(4)内设置有网孔筛板(6),主体箱(4)内位于网孔筛板(6)的下方设置有分选腔(8),所述主体箱(4)的侧端安装有出料管(7),出料管(7)与分选腔(8)连通,所述主体箱(4)的侧端下部位置处安装有进风管(15),进风管(15)与分选腔(8)连通,所述上料管(12)安装在主体箱(4)的侧端,上料管(12)的上部位置与主体箱(4)之间设置有连通口(13),所述主体箱(4)的下端安装有与分选腔(8)连通的下料管(9),下料管(9)的末端与上料管(12)连通,所述上料管(12)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上设置有螺旋叶片(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料磨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箱(4)的上端面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毅斌朱伟牟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绵竹澳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