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特别涉及一种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动汽车、储能设备和便携式电子设备对电池续航能力的更高要求,开发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成为研究的热点,提升电芯能量密度一般通过优化电芯系统结构和实用高克容量材料。另外,现有的锂电池体系,化成过程中需要在负极表面消耗活性锂生成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olid electrolyte interface,sei),导致电芯首效低,且电芯初始能量密度降低。因此,研究者们在电芯设计中添加富余的活性锂(预锂化)来弥补化成过程中的活性锂消耗,增加电芯首圈可逆容量,提高电芯实际的能量密度,在后期循环中多余的活性锂也可以释放用以补充sei膜不断消耗。目前补锂主要分为正极补锂和负极补锂。其中,负极补锂主要采用金属锂片与负极片压延复合,制备成电芯后,浸入电解液形成电势差(内短路),金属锂片中的金属锂发生氧化,生产锂离子进入电解液,并通过电解液进入(浸入)负极材料,完成负极补锂,但是此补锂方法的金属锂利用率低,且容易形成大量死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隙率由所述第一负极浆料涂层的第一组分种类中的石墨的第一粒径分布跨度确定,所述第二孔隙率由所述第二负极浆料涂层的第二组分种类中的石墨的第二粒径分布跨度来确定,其中,粒径分布跨度为(D90-D10)/D50,D10表示粒度累积分布百分数达到10%时所对应的直径,D50表示粒度累积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直径,D90表示粒度累积分布百分数达到90%时所对应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隙率为10%-40%,所述第二孔隙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隙率由所述第一负极浆料涂层的第一组分种类中的石墨的第一粒径分布跨度确定,所述第二孔隙率由所述第二负极浆料涂层的第二组分种类中的石墨的第二粒径分布跨度来确定,其中,粒径分布跨度为(d90-d10)/d50,d10表示粒度累积分布百分数达到10%时所对应的直径,d50表示粒度累积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直径,d90表示粒度累积分布百分数达到90%时所对应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隙率为10%-40%,所述第二孔隙率为12%-45%。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极浆料涂层的组分种类和组分含量和所述第二负极浆料涂层的组分种类和组分含量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极浆料涂层和第二负极浆料涂层均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和分散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的质量分数为85-98%,所述导电剂的质量分数为1-5%,所述粘结剂的质量分数为1-5%,所述分散剂的质量分数为1-5%,以上质量分数以浆料固含总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瑞星,刘健,
申请(专利权)人: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