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合流混动无级行星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4157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功率合流混动无级行星变速器。功率合流混动无级行星变速器由,电动机13、励磁发电机8、永磁发电机、单排双级行星齿轮机构和电控系统组合而成,其中、励磁发电机8和电动机13分别固定于变速器壳体上,永磁发电机壳体2左端与发动机1的离合器轴连结,右端与单排双级行星轮机构中的行星架5连结。太阳轮12的轮轴左端与永磁发电机转子3连结,右端与励磁发电机8的转子连结,电动机齿轮14与发电机壳体齿轮2啮合。永磁发电机壳体2为动力输入端,由发动机1和电动机共同驱动或由电动机13独立驱动,内齿圈6及伞形齿轮9为动力输出端,由励磁发电机8的磁场阻力矩和永磁发电机的磁场阻力矩共同驱动。由此可见,内齿圈6即伞形齿轮9输出功率等于发动机1输入功率与励磁发电机8磁场功率之和,为功率合流混动型,故内齿圈6输出功率与发动机1输入功率之比远大于,发动机油耗极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功率合流混动无级行星变速器,为汽车、拖拉机、工程机械、坦克、装甲车,舰船、航空器、发电装备等机械动力变速传动器,适用于机械动力与电力混动、也适用于纯电力驱动。


技术介绍

0、二、
技术介绍

1、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混动变速技术到今天已经有多种技术构型分类,比较常见的是:串联、并联、串并联、功率分流式混动。其中丰田混动功率分流型ecvt变速器,与本文所述功率合流混动行星无级变速器相近,大概都是由电动机、发电机、行星齿轮机构和电控系统组成。但两者各部件有差异且组合连接方式和动力传输路径不同,丰田混动技术为功率分流型而本文所述方案为合流型,丰田混动技术最大的不足是传动效率不高,油耗不算低。


技术实现思路

0、三、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进一步提高变速器传动效率,使得车辆能耗更低而设计的″功率合流混动无级行星变速器″,主要由永磁发电机、励磁发电机、电动机、单排双级行星齿轮机构和电控系统构成。利用单排双级行星齿轮机构使其中,励磁发电机和电动机均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齿圈上的伞形齿轮作为动力输出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功率合流混动无级行星变速器由、永磁发电机、单排双级行齿星轮机构、电动机13、励磁发电机8和电控系统组合而成、其中:励磁发电机8和电动机13分别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永磁发电机壳体2左端与发动机1的离合器轴连结、右端与单排双级行齿星轮机构中的行星架5连结、太阳轮12的轮轴左端与永磁发电机转子3连结、右端与励磁发电机8的转子连结、电动机13的驱动齿轮14与永磁发电机壳体齿轮2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结构、其驱动特征在于:永磁发电机壳体2为动力输入端、由发动机1和电动机13共同驱动或由电动机13独立驱动旋转、与内齿圈6连结的伞形齿轮7及与其啮合的伞形齿轮轴9为动力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1.功率合流混动无级行星变速器由、永磁发电机、单排双级行齿星轮机构、电动机13、励磁发电机8和电控系统组合而成、其中:励磁发电机8和电动机13分别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永磁发电机壳体2左端与发动机1的离合器轴连结、右端与单排双级行齿星轮机构中的行星架5连结、太阳轮12的轮轴左端与永磁发电机转子3连结、右端与励磁发电机8的转子连结、电动机13的驱动齿轮14与永磁发电机壳体齿轮2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结构、其驱动特征在于:永磁发电机壳体2为动力输入端、由发动机1和电动机13共同驱动或由电动机13独立驱动旋转、与内齿圈6连结的伞形齿轮7及与其啮合的伞形齿轮轴9为动力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结构、其驱动特征在于:行星架5所受驱动力矩和内齿圈6所受阻力矩、驱动太阳轮12反向转动、使永磁发电机高速发电、且功率与磁场力矩关系满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结构、其驱动特征在于:行星架5转动时太阳轮12、所受永磁发电机磁场阻力矩和励磁发电机8的磁场阻力矩、通过内行星轮10、外行星轮11驱动内齿圈6转动、加速转动或匀速转动、并通过电控系统调控励磁发电机8的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树仁
申请(专利权)人:丹东市振兴区腾翔水力机械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