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套圈磨削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在轴承的加工生产中,轴承套圈的磨削加工是必要步骤,亦是影响轴承加工精度的关键环节。在轴承套圈的磨削加工过程中,根据磨削部位的不同分为端面磨削、外圆磨削(外圈的外径面磨削、内圈的内沟磨削)以及内圆磨削(外圈的外沟道磨削、内圈的内径面磨削)等多个磨削环节,在不同的磨削环节中,对于轴承套圈的装夹方式具有不同的技术要求,因而难以作为一个工序在现有的磨床上进行合并加工,而是作为分散的多个工序先后利用多个磨床依次完成,在整个磨削加工过程中,需要对轴承套圈进行多次装夹切换,装夹操作中的定位误差不可避免,加之多次装夹时选用的定位基准不统一而存在基准重合误差,大大的降低了轴承套圈的磨削加工精度,进而影响轴承的整体加工质量。此外,采用分散工序的方式利用多个磨削设备对轴承套圈进行磨削加工,延长了轴承生产的工艺路线,降低了轴承的加工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将端面磨削、外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套圈磨削设备,包括机体以及安装在机体上的主轴箱与磨削单元;主轴箱由一进给箱支撑能够前后移动,主轴箱固定有前后延伸的主轴;其特征是:所述主轴中设有一随其同步旋转且能够在主轴前端伸缩移动的伸缩轴,伸缩轴的伸缩量由一第一驱动装置调节,伸缩轴前端固定有第一插接部和内撑夹头,主轴前端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一插接部和内撑夹头的收容腔;主轴前侧固定有中空且能够自定心的卡盘,中空处供第一插接部和内撑夹头穿过;所述内撑夹头由若干呈轴对称分布于伸缩轴四周且能够前后滑动的内撑瓣以及驱动内撑瓣向前复位的弹性件构成,内撑瓣向后移动将沿伸缩轴径向向外移动;所述进给箱上固定有一位于伸缩轴前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套圈磨削设备,包括机体以及安装在机体上的主轴箱与磨削单元;主轴箱由一进给箱支撑能够前后移动,主轴箱固定有前后延伸的主轴;其特征是:所述主轴中设有一随其同步旋转且能够在主轴前端伸缩移动的伸缩轴,伸缩轴的伸缩量由一第一驱动装置调节,伸缩轴前端固定有第一插接部和内撑夹头,主轴前端开设有用于容纳第一插接部和内撑夹头的收容腔;主轴前侧固定有中空且能够自定心的卡盘,中空处供第一插接部和内撑夹头穿过;所述内撑夹头由若干呈轴对称分布于伸缩轴四周且能够前后滑动的内撑瓣以及驱动内撑瓣向前复位的弹性件构成,内撑瓣向后移动将沿伸缩轴径向向外移动;所述进给箱上固定有一位于伸缩轴前侧且能够自由回转的顶轴以及调节顶轴轴向位置的第二驱动装置,顶轴后端设有第二插接部;所述主轴、卡盘、伸缩轴以及顶轴四者中心轴重合;所述第一插接部与第二插接部能够插接配合且插接配合过程中内撑瓣由顶轴推顶而向后移动;所述磨削单元包括用于对轴承套圈进行外圆磨削、端面磨削以及内圆磨削的磨削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磨削设备,其特征是:所述主轴内沿中心轴开设有一轴孔,所述伸缩轴位于轴孔内且能够沿轴孔前后移动;所述主轴与所述伸缩轴两者中的一者开设有轴向延伸的滑槽,另一者则固定有能够沿滑槽前后滑动的滑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磨削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油缸或气缸,位于主轴后侧,第一驱动装置的缸体与主轴箱固定连接,第一驱动装置的伸缩杆经旋转头与所述伸缩轴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磨削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卡盘为前置式中空气动卡盘或前置式中空液压卡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圈磨削设备,其特征是:所述伸缩轴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红贤,柳建丰,姜东雷,张海宽,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中冶光洋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