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解释的数模融合锂电池状态估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3989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9
一种可解释的数模融合锂电池状态估计方法,获取不同工况下电池的工作电压、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测试数据,建立时间域中离散线性化的电池等效电路模型,通过滤波类算法在线辨识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参数;通过辨识获得的OCV值,根据OCV‑SOC函数关系获得电池SOC预估计值;根据辨识结果选择欧姆内阻、极化电压、OCV值、端电压误差、电压和电流建立误差补偿模型数据集,并选取数据驱动模型训练建立SOC误差补偿模型;利用训练的SOC误差补偿模型对预估计值进行误差补偿,获得电池SOC估计值。降低了模型计算复杂度,在提高估计精度的同时,提高了误差补偿模型的可解释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状态评估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可解释的数模融合锂电池状态估计方法


技术介绍

1、锂电池目前已被广泛用于消费电子、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中。为确保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需要对电池进行实时、准确的管理。其中,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charge, soc)可有效表征电池剩余能量,防止发生过度充放电,降低电池着火爆炸风险。然而,soc是电池的隐形参数,无法通过传感器直接测量得到,同时受电池本体即用即衰、强时变非线性和复杂工况环境的影响,难以对电池进行精准鲁棒的soc估计。

2、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数据驱动方法被用于soc估计。在解决强非线性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估计精度高,但需要大量的高质量数据进行训练学习。除此之外,该方法为“黑箱”模型,不具备可解释性,限制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例如,cn202311232533.8通过核极限学习机算法建立电池soc预估计模型和误差补偿模型,然而这两种模型均为“黑箱”模型,没有在算法中引入电池物理模型,方法缺乏可解释性。cn202310121793.1和cn202210384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解释的数模融合锂电池状态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解释的数模融合锂电池状态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电池等效电路模型采用一阶RC等效电路模型,模型的状态方程为:,其中,Ut为电池端电压,OCV为电池开路电压,I为电流,R0为欧姆内阻,RP为极化内阻,CP为极化电容,VP为极化电压,为,表示极化电压VP对时间t的微分;该状态方程离散线性化后为:,其中,为k时刻的状态变量,为k+1时刻的状态变量,为第k秒的开路电压,为第k秒的欧姆内阻,为第k秒的极化内阻,为第k秒的极化电压,为时间常数,为第k秒的极化电容,为k时刻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解释的数模融合锂电池状态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解释的数模融合锂电池状态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电池等效电路模型采用一阶rc等效电路模型,模型的状态方程为:,其中,ut为电池端电压,ocv为电池开路电压,i为电流,r0为欧姆内阻,rp为极化内阻,cp为极化电容,vp为极化电压,为,表示极化电压vp对时间t的微分;该状态方程离散线性化后为:,其中,为k时刻的状态变量,为k+1时刻的状态变量,为第k秒的开路电压,为第k秒的欧姆内阻,为第k秒的极化内阻,为第k秒的极化电压,为时间常数,为第k秒的极化电容,为k时刻的电池端电压观测变量,为状态转移矩阵,为状态观测矩阵,为系统噪声,为测量噪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解释的数模融合锂电池状态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根据电池soc工况数据集中端电压、电流的时间序列,在线辨识获得电池等效电路模型参数的时间序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解释的数模融合锂电池状态估计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德珑武超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