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标签振动清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397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式标签振动清除装置。装置包括外壳、振动发生组件、溶解剂喷涂组件和储液组件,储液组件用于溶解剂的存储,溶解剂喷涂组件用于将储液组件中的溶解剂喷涂至标签,振动发生组件用于喷涂了溶解剂的标签的振动清除,外壳用于安装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可将粘贴在商品上的标签溶解后使用刷头振动清除,该装置采用将溶解剂喷洒至标签表面使标签上的胶水或胶质初步软化,再驱动刷头进行振动摩擦去除标签,刷头对标签进行摩擦清除的同时喷头可以持续保持喷洒溶解剂保证标签的彻底清除。该装置解决了手动去除标签效率低,清除不彻底的问题,在便于使用与携带的同时可保证工作时可连续清除多组标签,提高了清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清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标签振动清除装置


技术介绍

1、日常生活中所购买的商品上常常贴有标签,这些标签通常用于识别产品、提供价格信息或包含其他相关数据,物品上的标签在不去除的情况下不仅影响美观同时也会影响物品的使用。手动去除物品标签是一项耗时且费力的任务,工作效率低且难以彻底清除标签。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一种手持式标签振动清除装置。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专利技术的手持式标签振动清除装置,包括:

4、储液组件,用于溶解剂的存储。

5、溶解剂喷涂组件,用于将储液组件中的溶解剂喷涂至标签。

6、振动发生组件,用于喷涂了溶解剂的标签的振动清除。

7、外壳,用于振动发生组件、溶解剂喷涂组件和储液组件的安装连接。

8、所述的外壳为中空的圆筒笔杆状,外壳的两端均开设有贯通孔,振动发生组件和溶解剂喷涂组件安装在外壳中并分别靠近外壳的末端和根端;振动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标签振动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标签振动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为中空的圆筒笔杆状,外壳(1)的两端均开设有贯通孔,振动发生组件(2)和溶解剂喷涂组件(3)安装在外壳(1)中并分别靠近外壳(1)的末端和根端;振动发生组件(2)包括主动振动模块、被动振动模块和刷头(4),溶解剂喷涂组件(3)、主动振动模块和被动振动模块自外壳(1)的根端至末端的方向在外壳(1)的内部依次连接布置,刷头(4)的根端通过被动振动模块的一端安装在外壳(1)的末端的贯通孔中,刷头(4)位于外壳(1)的外部且末端为自由端。

3.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标签振动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标签振动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为中空的圆筒笔杆状,外壳(1)的两端均开设有贯通孔,振动发生组件(2)和溶解剂喷涂组件(3)安装在外壳(1)中并分别靠近外壳(1)的末端和根端;振动发生组件(2)包括主动振动模块、被动振动模块和刷头(4),溶解剂喷涂组件(3)、主动振动模块和被动振动模块自外壳(1)的根端至末端的方向在外壳(1)的内部依次连接布置,刷头(4)的根端通过被动振动模块的一端安装在外壳(1)的末端的贯通孔中,刷头(4)位于外壳(1)的外部且末端为自由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标签振动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振动模块包括两个第一线圈固定元件(13)、两个线圈(14)、两个第二线圈固定元件(15)和两个线圈限位板(16),两个线圈限位板(16)平行间隔布置在外壳(1)被且垂直于外壳(1)的中心轴,两个线圈限位板(16)的中心开设有固定通槽,第一个第一线圈固定元件(13)和第一个第二线圈固定元件(15)均安装在靠近被动振动模块的一个固定通槽中,第二个第一线圈固定元件(13)和第二个第二线圈固定元件(15)均安装在远离被动振动模块的一个固定通槽中,两个线圈(14)平行间隔安装在两个线圈限位板(16)之间,第一个线圈(14)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第一线圈固定元件(13)正对的两侧面,第二个线圈(14)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第二线圈固定元件(15)正对的两侧面,第一个第一线圈固定元件(13)和第一个第二线圈固定元件(15)的另一侧面连接至被动振动模块,第二个第一线圈固定元件(13)和第二个第二线圈固定元件(15)的另一侧面连接至溶解剂喷涂组件(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标签振动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被动振动模块包括垫圈(5)、第一安装元件(6)、第一支撑元件(7)、扭转元件(8)、h形节点元件(9)、第二支撑元件(10)、第二安装元件(11)和强磁铁(12),垫圈(5)同轴安装在外壳(1)的末端通孔中,第一安装元件(6)的一侧为阶梯圆柱状,第一安装元件(6)的另一侧为条板状,垫圈(5)同轴套装在第一安装元件(6)的阶梯圆柱状结构上,第一安装元件(6)的条板状结构插接在刷头(4)的根端内;扭转元件(8)的一端通过第一支撑元件(7)安装在第一安装元件(6)的阶梯圆柱状结构的端面上,扭转元件(8)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支撑元件(10)安装在强磁铁(12)的一侧面,强磁铁(12)的另一侧面吸附在第一个第一线圈固定元件(13)和第一个第二线圈固定元件(15)的另一侧面上,第一安装元件(6)的条板状结构和扭转元件(8)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外壳(1)的轴向;扭转元件(8)为条块状结构,扭转元件(8)的两端的同一侧面上设有一体的矩形凸块,扭转元件(8)通过两个矩形凸块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元件(7)和第二支撑元件(10)上,扭转元件(8)上沿自身的长度方向对称间隔开设有两个镂空通槽,h形节点元件(9)安装在两个镂空通槽之间的扭转元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扬渝沈阳彭庚财卢熠顾浩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台州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