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燃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3927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燃灶,包括:灶体和炉头;炉头底部设有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第一电路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容组,第二电路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二电容组;灶体内设置有第一隔离风道和第二隔离风道,第一电路板左侧的第一电容组和第二电路板左侧的第二电容组均位于第一隔离风道内,第一电路板右侧的第一电容组和第二电路板右侧的第二电容组均位于第二隔离风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间隔设置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将其上易发热的第一电容组和第二电容组分开设置在左右两侧,再通过设置的第一隔离风道和第二隔离风道,分别将左右两侧的第一电容组和第二电容组隔离开,对二者分别散热,使得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的散热效率均大大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灶具,尤其涉及一种电燃灶


技术介绍

1、电燃灶的原理是由高压产生电焰进行工作,具体为通过变压器为电极针提供高压进而在等离子头处产生等离子火焰,将锅具放置在锅圈上,使等离子火焰对锅具底部进行加热。

2、现有的电燃灶,其设置在炉头下方的电路板,大多采用灌封胶等导热绝缘材料密封,再设置散热鳍片对其整体进行散热,使得电路板在工作时,其上的电容等电子元件发热集中,并且电容等电子元件容易受到旁边的电极针下端的高温影响,导致电路板的散热较差,电容等电子元件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燃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燃灶的电路板散热较差的问题。

2、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燃灶,包括:灶体和炉头;

3、所述炉头的底部间隔设置有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的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容组,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第二电容组;

4、所述灶体内设置有第一隔离风道和第二隔离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燃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灶体(10)和炉头(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燃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组(211)和所述第二电容组(221)的排布方向,与所述第一隔离风道(11)和所述第二隔离风道(12)的走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燃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21)与所述第二电路板(2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电路板(21)与所述第一隔离风道(11)顶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电路板(22)与所述第二隔离风道(12)底部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燃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20)包括分别呈环形分布的若干个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燃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灶体(10)和炉头(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燃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组(211)和所述第二电容组(221)的排布方向,与所述第一隔离风道(11)和所述第二隔离风道(12)的走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燃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21)与所述第二电路板(2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电路板(21)与所述第一隔离风道(11)顶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电路板(22)与所述第二隔离风道(12)底部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燃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20)包括分别呈环形分布的若干个第一电极针组(23)和若干个第二电极针组(24),若干个所述第二电极针组(24)环绕在若干个所述第一电极针组(23)外,所述第一电极针组(23)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电路板(22)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针组(24)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电路板(21)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燃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针组(23)和所述第二电极针组(24)均位于所述第一隔离风道(11)和所述第二隔离风道(12)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燃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针组(23)向下延伸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电极针组(24)向下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走法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焰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