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流体控制,具体涉及一种集成组件。
技术介绍
1、集成组件包括制冷剂侧流道板、冷却液侧流道板和制冷剂-冷却液换热器,制冷剂-冷却液换热器的制冷剂通道和制冷剂侧流道板的流道连通,制冷剂-冷却液换热器的冷却液通道和冷却液侧流道板的流道连通,换热器同时和两个流道板连接,而本身两个流道板之间一般存在连接关系,多重连接关系相互影响,造成集成组件结构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组件,有利于提高集成组件的稳定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一个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集成组件,包括第一流道板组件和换热器,所述第一流道板组件包括接口部,所述第一流道板组件具有制冷剂流道和冷却液流道,所述接口部包括第一接口部和第二接口部,所述制冷剂流道与所述第二接口部的接口连通,所述冷却液流道与所述第一接口部的接口连通;
4、所述换热器包括制冷剂通道和冷却液通道,所述制冷剂通道内的制冷剂和所述冷却液通道内的冷却液能够热交换,所述换热器包括第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组件,包括第一流道板组件(10)和换热器(1700),所述第一流道板组件(10)包括接口部(1100),所述第一流道板组件(10)具有制冷剂流道(1210)和冷却液流道(1220),所述接口部(1100)包括第一接口部(1101)和第二接口部(1102),所述制冷剂流道(1210)与所述第二接口部(1102)的接口连通,所述冷却液流道(1220)与所述第一接口部(1101)的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组件包括第二流道板组件(20),所述第二流道板组件(20)具有第二冷却液流道(2500),所述第二流道板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组件,包括第一流道板组件(10)和换热器(1700),所述第一流道板组件(10)包括接口部(1100),所述第一流道板组件(10)具有制冷剂流道(1210)和冷却液流道(1220),所述接口部(1100)包括第一接口部(1101)和第二接口部(1102),所述制冷剂流道(1210)与所述第二接口部(1102)的接口连通,所述冷却液流道(1220)与所述第一接口部(1101)的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组件包括第二流道板组件(20),所述第二流道板组件(20)具有第二冷却液流道(2500),所述第二流道板组件(20)包括第二接口部(2400),所述接口部(1100)包括第五接口部(1113),所述第二接口部(2400)包括第六接口部(2401),所述冷却液流道(1220)与所述第五接口部(1113)的接口连通,所述第二冷却液流道(2500)与所述第六接口部(2401)的接口连通,所述第二流道板组件(20)与所述第一流道板组件(10)固定连接或限位连接,所述第五接口部(1113)与所述第六接口部(2401)密封连接,所述冷却液流道(1220)与所述第二冷却液流道(250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流道(1220)包括第一流道(1221)和第二流道(1222),所述第二冷却液流道(2500)包括第一分支流道(2501)和第二分支流道(2502),所述第一流道(1221)与所述第一分支流道(2501)连通,所述第二流道(1222)与所述第二分支流道(250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板组件(10)包括第一侧壁(1311)和第二侧壁(1322),所述第一接口部(1101)、所述第二接口部(1102)、所述第三接口部(1103)位于所述第二侧壁(1322),所述第五接口部(1113)和所述第七接口部(1114)位于所述第一侧壁(1311),所述第一流道(1221)和所述第二流道(1222)为直通流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道板组件(20)与所述第一侧壁(1311)螺栓连接,所述换热器(1700)与所述第二侧壁(1322)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三花汽车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