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管进出洞口处土体加固体系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3738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顶管进出洞口处土体加固体系的施工方法,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沉井的进出洞口一侧施工三侧止水帷幕,止水帷幕与沉井形成围合结构,该围合结构的内侧为洞口土体加固区域;在洞口土体加固区域的底部施工封底加固体,封底加固体位于沉井的进出洞口之下;在封底加固体的上方施工搅拌加固体,搅拌加固体的高度覆盖沉井的进出洞口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将沉井洞口土体进行改性,改性砂土具备黏土的性能;当顶管穿过加固区域,顶管管道与改性砂土之间紧密贴合,改性砂土具有粘聚力特性,与顶管管壁之间形成泥膜,可阻止加固区外的水土流进井内,从而避免发生涌水、涌沙的风险;施工投资成本较小,避免发生涌水、涌沙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是一种顶管进出洞口处土体加固体系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日益增长人口数量对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自来水给水管道工程是市政工程中较为常见的项目之一,其施工质量关系到民生饮用水问题。顶管工程的施工是在管道始发和管道接收点处设计两座基坑,且在管道接收处的基坑是采用沉井下沉体系。在富水砂性土质地区,顶管进洞时普遍存在涌水、涌沙的风险,一般情况下,设计方在设计时是将进出洞口区域内的土质进行改良,大多是采用深层搅拌桩对土体进行加固的方法,此方法在实际工程中有着一定效果。但是,当管线位于承压水层时,在高承压水头的作用下,加固区外侧的水土会沿着管壁与土体之间的间隙流动,并在顶管进洞时流进井内,若一旦止不住水,便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综上,高承压水头砂性土地区的顶管进洞时,采用单方面土质改良是无法完全避免涌水、涌沙的风险,关键问题在于砂性土遇到水时会随水流动,此类土土体之间无粘附力。为解决此类问题,本质上是将土体进行置换,但顶管埋设位置一般较深,大范围的土体置换很不经济。因此,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管进出洞口处土体加固体系的施工方法,设置在沉井顶进方向的另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进出洞口处土体加固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帷幕为MJS工法桩,其桩底深度位于所述沉井的进出洞口底部之下不少于5m位置,桩顶位于原地面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进出洞口处土体加固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底止水体为MJS工法桩,其桩顶位于所述沉井的进出洞口的底部之下不少于2m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进出洞口处土体加固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加固体采用搅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管进出洞口处土体加固体系的施工方法,设置在沉井顶进方向的另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管进出洞口处土体加固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帷幕为mjs工法桩,其桩底深度位于所述沉井的进出洞口底部之下不少于5m位置,桩顶位于原地面处。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章江薛锦春陈伟陈兆凡阮仁志纪新星张长浩聂磊祁思颖张碧芸黄江思源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