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打捞局专利>正文

一种船舶停靠装置及船舶停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3712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船舶停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船舶停靠装置及船舶停靠方法。该船舶停靠装置用于船舶在码头停靠,码头上设置有缆桩。船舶停靠装置包括延伸件、摆动件以及缆绳,延伸件靠近缆桩的一端设置有开口件;摆动件设置于开口件的开口位置,并能够与开口件围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能够容置缆桩;摆动件的一端连接缆绳,缆绳的另一端用于与船舶连接;缆桩位于容纳空间时,沿靠近船舶的方向拉动延伸件,缆桩能够带动摆动件连接有缆绳的一端沿靠近码头的方向摆动,并脱离开口件,以使缆绳能够将船舶拉动至可停靠位置。码头没有工作人员时,船员使用船舶停靠装置即可完成带缆,并完成船舶停靠。按照该船舶停靠方法,能够简单高效地完成船舶停靠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停靠,尤其涉及一种船舶停靠装置及船舶停靠方法


技术介绍

1、在海上运输作业时,需要将船舶平稳的停靠在码头,但如果直接将船舶开向码头可能会导致停泊时船舶与码头发生激烈碰撞。因此,为了避免停靠过程中船舶与码头发生碰撞,停泊时需要用到缆绳,也即是在靠近码头时,通过船员在船上抛缆绳到码头,码头上的工作人员将缆绳系在缆桩上,缆绳的另一端与船舶连接,此时可直接通过缆绳完成船舶停靠。

2、但此过程中,需要在码头上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通过将船舶抛向码头的缆绳系带在缆桩上,此时方可通过拽拉缆绳停船。如果码头未安排工作人员,或工作人员人数不足时,则不方便完成停靠。

3、因此,亟需一种船舶停靠装置及方法,实现在码头无工作人员时,船员能够在船舶上将缆绳穿过缆桩完成带缆,从而解决停靠不方便,停靠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停靠装置,以解决码头无工作人员时,无法将缆绳系在缆桩上,无法完成带缆工作。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船舶停靠装置,用于船舶在码头停靠,所述码头上设置有缆桩(4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停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件(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搭接部(111),所述摆动件(20)未设置有所述缆绳(50)的一端搭设于所述第一搭接部(111),所述船舶需要停靠所述码头时,所述缆桩(40)能够与所述摆动件(20)抵接,并使所述摆动件(20)未设置有所述缆绳(50)的一端沿远离所述码头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搭接部(111)脱离,以使所述缆桩(40)能够进入所述容纳空间(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停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件(20)未...

【技术特征摘要】

1.船舶停靠装置,用于船舶在码头停靠,所述码头上设置有缆桩(4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停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件(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搭接部(111),所述摆动件(20)未设置有所述缆绳(50)的一端搭设于所述第一搭接部(111),所述船舶需要停靠所述码头时,所述缆桩(40)能够与所述摆动件(20)抵接,并使所述摆动件(20)未设置有所述缆绳(50)的一端沿远离所述码头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搭接部(111)脱离,以使所述缆桩(40)能够进入所述容纳空间(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停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件(20)未设置有所述缆绳(50)的一端设置有抵接部(21),所述开口件(11)与所述第一搭接部(111)之间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12),所述抵接部(21)能够与所述第一限位部(112)抵接,并限制所述摆动件(20)未设置有所述缆绳(50)的一端沿靠近码头的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停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21)与所述摆动件(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伟陈锐东付南聪黄雄星龚航袁也陈景昱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打捞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