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救护转运机器人的运行路径优化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7366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路径优化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救护转运机器人的运行路径优化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激光雷达传感器以及视觉传感器对救护转运机器人进行运行状态感知处理,得到救护转运机器人运行状态;基于救护转运机器人运行状态对在平地运行工作模式、挂靠楼梯工作模式、爬楼梯工作模式以及直角转弯工作模式下的救护转运机器人进行运行路径优化,以生成在平地运行工作模式、挂靠楼梯工作模式、爬楼梯工作模式以及直角转弯工作模式下的救护转运机器人运行优化路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救护转运机器人转运路径的智能规划和最佳优化,还可以提高跨层转运的效率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路径优化管理,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救护转运机器人的运行路径优化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救护转运机器人逐渐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自动化工具,能够提供快速、准确、安全的患者运送支持,同时,旨在协助医疗救护、海上舰船内跨层转运伤员等场景中的人员进行运输和护理工作,然而,在传统救护转运机器人的救护转运过程中,路径的规划和优化过程主要依赖于交通状况的评估,存在着规划效率低、不够精确的问题,从而无法在不同地形和运行状态下的稳定转运。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救护转运机器人的运行路径优化方法及系统,以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基于救护转运机器人的运行路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步骤s1:通过激光雷达传感器以及视觉传感器对救护转运机器人进行运行状态感知处理,得到救护转运机器人运行状态;

4、步骤s2:对救护转运机器人运行状态进行判断分析,若救护转运机器人运行状态为平地运行状态时,则将救护转运机器人的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救护转运机器人的运行路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救护转运机器人,其中,救护转运机器人的工作模式包括平地运行工作模式、挂靠楼梯工作模式、爬楼梯工作模式以及直角转弯工作模式,所述救护转运机器人包括救援担架、机器人底盘、自动伸缩机构、两侧主动轮、履带轮以及辅助轮且内置激光雷达传感器、视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液压系统、陀螺仪平衡系统以及差速转向系统,所述救援担架与所述机器人底盘之间通过多节所述自动伸缩机构相连接,所述激光雷达传感器、视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以及超声波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救护转运机器人的头部,所述两侧主动轮嵌在所述机器人底盘内,所述液压系统以及所述差速转向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救护转运机器人的运行路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救护转运机器人,其中,救护转运机器人的工作模式包括平地运行工作模式、挂靠楼梯工作模式、爬楼梯工作模式以及直角转弯工作模式,所述救护转运机器人包括救援担架、机器人底盘、自动伸缩机构、两侧主动轮、履带轮以及辅助轮且内置激光雷达传感器、视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液压系统、陀螺仪平衡系统以及差速转向系统,所述救援担架与所述机器人底盘之间通过多节所述自动伸缩机构相连接,所述激光雷达传感器、视觉传感器、距离传感器以及超声波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救护转运机器人的头部,所述两侧主动轮嵌在所述机器人底盘内,所述液压系统以及所述差速转向系统安装在所述两侧主动轮内,所述辅助轮以及所述陀螺仪平衡系统安装在所述履带轮上,所述履带轮连接在所述两侧主动轮上,所述基于救护转运机器人的运行路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救护转运机器人的运行路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萃李海源宁萌杨明达吴军承雨邵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