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器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3466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感器部件。电感器部件具备:基体;线圈,设置在基体内,并沿着轴卷绕;以及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二外部电极,设置于基体且与线圈电连接,基体包括:相互对置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相互对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底面;以及与底面对置的顶面,基体由绝缘体构成,轴设置为与底面平行,并且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交叉,线圈具有:第一外侧线圈布线层,位于轴向的一侧的最外侧;第二外侧线圈布线层,设置于第一外侧线圈布线层的一个内侧;第三外侧线圈布线层,位于轴向的另一侧的最外侧;第四外侧线圈布线层,设置于第三外侧线圈布线层的一个内侧;以及至少一个内侧线圈布线层,位于第二外侧线圈布线层与第四外侧线圈布线层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感器部件


技术介绍

1、以往,作为电感器部件,存在日本特开2021-27251号公报(引用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该电感器部件具有基体、和设置在基体内并沿着轴卷绕的线圈。线圈具有沿着轴层叠的多个线圈布线层。

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1-27251号公报

3、然而,在现有的电感器部件中,所有的线圈布线层的厚度相同。这里,当为了降低rdc,欲增加线圈布线层的厚度时,有时电流会集中于一部分线圈布线层,产生损耗,电感器部件的q值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q值的电感器部件。

2、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电感器部件,具备:

3、基体;

4、线圈,设置在上述基体内,并沿着轴卷绕;以及

5、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二外部电极,设置于上述基体且与上述线圈电连接,

6、上述基体包括:相互对置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相互对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连接于上述第一端面与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感器部件,其中,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感器部件,其中,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部件,其中,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乾真规加茂秀基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