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式加热装置以及燃煤机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336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4
本申请提供一种蓄热式加热装置以及燃煤机组,包括蓄热式加热器,蓄热式加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内胆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内胆的内腔用于通入蒸汽,所述内胆和所述外壳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蒸汽流道,所述内胆的壁部具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内胆的内腔和所述蒸汽流道。该蓄热式加热器可适应于快速变负荷、大温差传热的工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煤发电,具体涉及一种蓄热式加热装置以及燃煤机组


技术介绍

1、燃煤电站机组的灵活调峰可以采用热水蓄热作为辅助手段,热水蓄热系统的关键设备可以是蓄热式加热装置。蓄热式加热装置主要包括蓄热式加热器,相关的蓄热式加热器例如是除氧器,除氧器包括有头除氧器和无头除氧器。传统的除氧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部通入蒸汽和冷水进行换热,冷水加热为热水,但除氧器储热能力有限,且不能快速变负荷。目前对燃煤机组提出的灵活调峰的要求,需要热水蓄热系统快速储放热能,需要其中的蓄热式加热器具有适应快速变负荷、大温差传热的能力,但是现有的除氧器并不具备该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热式加热装置以及燃煤机组,包括蓄热式加热器,可适应于快速变负荷、大温差传热的工况。

2、该申请提供的蓄热式加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保护内胆,所述内胆位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内胆的内腔用于通入冷水和蒸汽,所述内胆和所述外壳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蒸汽流道,所述内胆的壁部具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内胆的内腔和所述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蓄热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热式加热器,所述蓄热式加热器包括壳体(3),所述壳体(3)包括外壳(31)和内胆(32),所述内胆(32)位于所述外壳(31)内,所述内胆(32)的内腔用于通入蒸汽,所述内胆(32)和所述外壳(31)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蒸汽流道(3A),所述内胆(32)的壁部具有连通孔(32a),所述连通孔(32a)连通所述内胆(32)的内腔和所述蒸汽流道(3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32)内设置有至少一组填料加热组件,所述填料加热组件包括填料加热层(36)和位于所述填料加热层(36)上方的均布层(35);所述壳...

【技术特征摘要】

1.蓄热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热式加热器,所述蓄热式加热器包括壳体(3),所述壳体(3)包括外壳(31)和内胆(32),所述内胆(32)位于所述外壳(31)内,所述内胆(32)的内腔用于通入蒸汽,所述内胆(32)和所述外壳(31)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蒸汽流道(3a),所述内胆(32)的壁部具有连通孔(32a),所述连通孔(32a)连通所述内胆(32)的内腔和所述蒸汽流道(3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32)内设置有至少一组填料加热组件,所述填料加热组件包括填料加热层(36)和位于所述填料加热层(36)上方的均布层(35);所述壳体(3)的侧壁在对应于每组所述填料加热组件的下方均设置有用于接入蒸汽管道的接口;在高度方向上,所述内胆(32)的壁部对应于每层所述均布层(35)的下方的位置设置有所述连通孔(32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热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布层(35)的四周包括环形的连接部(351),所述连接部(351)与所述内胆(32)的内壁相接,所述连接部(351)上下不连通;所述内胆(32)的壁部对应于每组所述填料加热组件的所述均布层(35)和所述填料加热层(36)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所述连通孔(32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热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加热层(36)的四周的至少局部与所述内胆(32)的内壁具有通流间隙(36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热式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沿高度方向投影,所述通流间隙(36a)的投影位于所述连接部(351)的投影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热式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式加热器还包括喷嘴(33),所述喷嘴(33)设置在所述壳体(3)的顶部,所述内胆(32)的顶部设置有所述连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华刘少杰杜鸣吴昕牛玉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怀柔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