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领域,具体是一种换热芯体及用于高温燃料电池的非金属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1、高温区热交换器是高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中的关键核心装备,可将电堆排气或后燃室燃烧尾气的热量回收(温度可达750℃~1100℃),用于预热阴极空气或阳极燃料气到合适的温度范围,再进电堆参与反应。现有热交换器如专利号“cn113824361a”所述,通过增加循环回路将电池的热量进行两轮转换散热,以提高散热效率。
2、然而对于高温区热交换器,一方面,随着电堆反应温度的不断提高,电堆温度可能会超过以高温合金材料为代表的金属换热器的耐温极限。另一方面,伴随着典型的商用金属合金热交换器的长期使用,可能会发生铬挥发,从而降低电池的性能和寿命。此外,金属合金型换热器的强度在550℃以上会迅速下降,长期在高温、氧化等苛刻环境下运行,会对合金型热交换器的动态服役性能造成影响,因此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避免和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芯体及用于高温燃料电池的非金属热交换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芯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堆叠布置的陶瓷材质的换热板(1),换热板(1)包括交替布置的换热冷板以及换热热板,换热板(1)上开设有热流体进口(11)、热流体出口(12)、冷流体进口(14)以及冷流体出口(13);换热板(1)的板面开设有换热槽(15),换热槽(15)内包括供流体流动的换热区(17),换热冷板上的冷流体进口(14)以及冷流体出口(13)与换热区(17)连通,以供冷流体流动;换热热板上的热流体进口(11)以及热流体出口(12)与换热区(17)连通,以供热流体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芯体,其特征在于,热流体进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芯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堆叠布置的陶瓷材质的换热板(1),换热板(1)包括交替布置的换热冷板以及换热热板,换热板(1)上开设有热流体进口(11)、热流体出口(12)、冷流体进口(14)以及冷流体出口(13);换热板(1)的板面开设有换热槽(15),换热槽(15)内包括供流体流动的换热区(17),换热冷板上的冷流体进口(14)以及冷流体出口(13)与换热区(17)连通,以供冷流体流动;换热热板上的热流体进口(11)以及热流体出口(12)与换热区(17)连通,以供热流体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芯体,其特征在于,热流体进口(11)与热流体出口(12)呈对角线式布置在换热板(1)的其中两个角端,冷流体进口(14)以及冷流体出口(13)呈对角线式布置在换热板(1)的另外两个角端,各换热板(1)上的换热区(17)沿铅垂方向的投影区域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芯体,其特征在于,换热槽(15)内在换热区(17)的进口侧以及出口侧还分别布置有两组分流区(16),两分流区(16)内开设有至少两组分流条,相邻两分流条之间形成用于均匀分流的分流通道;换热冷板上的两分流区(16)分别将冷流体进口(14)以及冷流体出口(13)与换热区(17)连通,换热热板上的两分流区(16)分别将热流体进口(11)以及热流体出口(12)与换热区(17)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换热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区(17)呈矩形区域,换热区(17)内均匀设置有分流凸点,各分流凸点以及各分流条均与换热板(1)板面平齐;两分流区(16)均呈直角三角形区域,换热区(17)与两分流区(16)配合以使得换热槽(15)呈平行四边形区域,换热热板的冷流体进口(14)以及冷流体出口(13)位于换热槽(15)外,换热冷板的热流体进口(11)以及热流体出口(12)位于换热槽(15)外。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换热芯体,其特征在于,换热芯体顶部以及底部的换热板(1)均为换热冷板;各换热板(1)烧结成型后堆叠并扩散焊固定以形成换热芯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嘉梁,陈永东,吴晓红,邹宏伟,张明然,彭小敏,刘孝根,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